|
|
永定法院构建“和谐司法”解民困
作者:陈志龙 孔小兵 发布时间:2012-08-29 16:08:31
为彰显人民法官的人民性,福建省永定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以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强化民意沟通工作为载体,创新工作理念,拓展司法功能,着力建立和完善各项为民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利益关系,走出了一条和谐司法之路。
多方联动,让基层矛盾纠纷涣然冰释 该院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方针,整合调解力量,扩大调解范围,创新调解方法,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把提高民商事案件的调解和撤诉率作为和谐司法的有效措施来抓。近年来,该院不断加强了与永定县司法局、公安局、综治、信访等部门的协作、联动,依托便民诉讼点、巡回办案点、法律服务中心和人民调解指导中心等纠纷化解平台,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之处,于萌芽状态之中。今年以来,该院利用各种纠纷化解平台参与纠纷调处211次、诉前化解纠纷192起。 回访帮教,让群众感受法律关怀的温情 该为消除当事人的疑惑,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案结事了,真正做到司法为民,最大限度地减少涉诉信访,促进社会和谐。永定县法院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规范加强带案回访工作,组织法官深入到案件当事人家中进行回访,尤其是未成年少年犯,进一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判决和调解后当事人的想法和判决履行情况,尽可能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今年以来,该院加强判后答疑工作,对重点案件进行回访,使5名有上访倾向性的当事人服判息诉。此外,该院还特别对30名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犯罪人进行回访帮教,确保改造效果。 便民服务,让诉讼渠道更为畅通。 为了进一步落实便民措施,畅通诉讼渠道,该院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举行法律讲座、开通法律咨询热线等措施,丰富便民服务内容。该院加强了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和风险提示,在立案大厅免费提供有关立案、审判、执行方面的指导资料,公布了审判流程,引导和方便群众依法正确行使诉讼权,有效避免诉讼风险,并提供桌椅、纸笔等服务,方便了群众诉讼。 该院还通过建立健全了便民诉讼网络,使法院、法官和法律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诉讼之累,减少了人民群众的奔波之苦,解决了人民群众的诉讼之难。目前,该院在已有城郊、坎市、岐岭三个基层人民法庭的基础上,分别在县辖24个乡镇均设立办案联系点,充分发挥“三庭二十四点”的辐射效应,便于开展巡回审判,及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今年以来,该院进行上门预约立案48件、巡回办案135次为7名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基金18.5万元。 在设立办案联系点的同时,还特设了专业巡回审判点,专门审理或调解涉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游客及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等案件。2009年以来,该院陆续在永定县高陂工业园区、县交警大队、县工会等单位以及永定土楼景区专门相继分别设立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办案联系点”、“道路交通事故便民法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便民法庭”和“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便民法庭”等4个专业巡回审判点,处理涉农民工、道路交通事故、企业职工及土楼景区游客等纠纷案件。 此外,该院还开展司法救助,关心生活困难群体,对涉及生活困难群体利益的案件敞开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并加大对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保护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主题活动,让司法更为公正透明 今年以来,该院大力弘扬“人民法官为人民”主旋律,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两评查”等主题实践活动载体,强化队伍建设。该院借助开展“两评查”活动之契机,扎实开展庭审、裁判文书质量评查。6月份以来,以审判管理办公室为主要责任部门,该院组织庭审评查活动,通过现场评查、庭审录像评查等形式,对法官的庭审过程进行评议打分,分析优缺得失,形成评查报告,并及时反馈庭审法官进行总结反思。细化完善裁判文书质量评查办法,对裁判文书的格式要求、基本内容、语言运用等进行全面评查。实行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对依法可公开的判决书全部上网,方便群众监督。此外,该院还通过高标准建设科技法庭,推行庭审录音录像。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该院进一步增强了和谐司法的透明度。 总之,永定县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倾听民意,切实维护民权,积极解决民困,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努力为构建和谐司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纪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