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载书仗剑担道义
——记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法院法警大队大队长李忠禧 作者:刘秀 发布时间:2012-09-04 09:54:26
初见李忠禧大队长,总觉得他和我概念中的法警有点不大一样。我理解的司法警察和任何警察一样,身上应该有着比一般人更为坚硬的气质。白净斯文的李队,从茶色眼镜里透出的柔和目光,如果不是身上笔挺的制服,确实让人很难把他和警察联系到一起。这浓浓的书卷气从何而来呢?
我带着疑问开始了采访。翻开他的履历:李忠禧,大学文化,1970年生人,先后在普陀法院海岛基层法庭、行政庭和执行局(法警大队)工作,现任法警大队大队长。 90年代初,李忠禧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海岛基层法庭开始了自己最初的职业生涯。回想起那段日子,李忠禧很是自豪。那时他承担了法庭80%以上的审判任务,同时还兼做执行。他承办的所有案子中,除一例上诉后被中院维持原判外,所有当事人皆服判息诉。而且调解撤诉率极高,他所在的法庭成了全市法院的一面旗帜,上级单位多次来考察,兄弟单位也多次来取经。 提到妻子家人,自豪的同时,李忠禧也感到颇为愧疚。他刚结婚就去了海岛法庭,最多一周回家一次,忙起来一个月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李忠禧说,那时,每次离开家,站在甲板上看熟悉的舟山本岛被海平面淹没,小海岛扑面而来。心里总觉得对不起妻子。一湾浅浅的海水,却成了妻子遥不可及的想念。为了照顾家庭和孩子,他的妻子办了停薪留职,年纪轻轻做了家庭主妇,一做就是五年。说到这里,他歉疚地笑了一下:“没办法,谁让咱是海岛法官呢?” 从海岛法庭到执行局,李忠禧曾长期从事执行工作。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众所周知,这也是一项面临着众多物质诱惑的工作。面对近年来案多人少、执行难、标的大的困难局面,他迎难而上,经常放弃公休日、节假日,加班加点工作。他既严格做到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又讲究方法,灵活办案,做到说服教育和强制措施相结合。2010年共办结案件91件,执行标的到位额一千余万元,执行标的清偿率近65%。其中有一件2002年的老案,邱某、傅某拖欠张某六千多块欠款不还,一直说自己年老、残疾,而且态度生硬恶劣。在案件恢复执行后,李忠禧第一时间走访了邱某、傅某及其所在社区,详细了解情况。得知二人所在的经济合作社即将向社员发放山林土地款后,他立即联系了社区干部,并积极做合作社负责人及邱某、傅某的工作,使张某拿到了所有欠款。张某非常感激,但是没有足够的文化写感谢信,也没有钱去做锦旗,就多次找法院和人大领导,一定要表扬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李法官。 面对物质诱惑,李忠禧坚决做到了“足不蹈非地,心不起妄念”,坚守了一个政法干警的廉洁底线。一次拍卖被执行人财产时,一位温州商人为了低价买入,来到李忠禧办公室,拉开抽屉放入5000块钱就夺门而出。李忠禧则立即追上去将钱退还给他。要知道,这是在1998年,5000块钱相当于李忠禧半年的工资收入。金钱诱惑之外,平时当事人要求“笑纳”渔货、香烟的状况就更多了。李忠禧一概谢绝,他严肃的说:“为政戒贪,执法如山。居心似水,养廉唯俭。还是干净干净做人好。” 现在,李忠禧是普陀法院法警大队主持工作的副大队长。炎热的夏天,我曾多次见到四十多岁的李队和年轻小伙子一样制服笔挺押解犯人,开玩笑说:“李队真是身先士卒,事必躬亲啊”。“这都不算什么,”李忠禧认真的说,“法警工作和其他工作不同,要么不出事,一出事就是大事,我不得不事无巨细,小心周到。但是保障押解和庭审安全的同时,我们也尽量为犯人考虑,做到人性化押解。” 记得有一位外地来舟打工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回家的路费,就在街上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项链。被抓到看守所后,他感到生活无望,每天都痛哭不止,眼睛慢慢地出了问题,视力几乎下降到为零。对于这个在法院羁押室不停痛哭的年轻人,李忠禧问明情况后立即安排法警做他的情绪安抚工作,并及时和案件审判员沟通,尽快处理案件以便他能尽早治疗眼疾。开庭时,李忠禧解除了他的脚镣,并安排法警搀扶他一直到庭审结束。事后这名年轻人说:“我一定忘不了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会好好改造,好好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到他这么年轻,就像我们的兄弟。我们能多想一点就多想一点,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李忠禧动情的说。 在交谈中,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有着长期学习和阅读习惯的人。我最初的疑问又冒了出来。看到他办公桌旁的两个箱子,我找到了的答案。一箱书,一箱案卷。我想起《论语·雍也》里的一句话“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李忠禧告诉我,因为小时候家境不好,没有学习条件,初进法院时自己只有高中文化。为了办好案子,他迎头赶上,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由于工作太忙,他只有把学习的时间放在家里,所以家里经常深夜还亮着灯。尽管这样,他还是觉得学习时间不够,外出执行办案的间隙,别人午休小睡时,他都利用起来为自己充电。一次去东北办案,需坐40多个小时的火车,李忠禧想,这次看书的好机会来了。殊不知看书看得太专心,钱包被人偷了都不知道。“那个时候一个月才千把块钱,好心痛哦。”李忠禧笑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不懈努力,李忠禧通过了大学自学考试、难度堪比司法考试的最高院最后一批初任审判员考试, 2010年还参加了法院心理辅导师培训,并以全市法院第一的成绩通过了考试。“除了法律,我平时还喜欢看哲学、财经类的书,欢迎前来切磋指教。”李忠禧幽默地说。 采访结束时,我想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对李忠禧大队长的印象,“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抬头看到墙上的武装带、头盔和械具,我想到更为贴切的一句:“载书仗剑担道义。”是的,载书仗剑担道义,执法如山为人民。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