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彩人生
——访瑶族法官、作家、篆刻家盘树高 作者:洋中鱼 唐建球 发布时间:2012-10-09 10:47:43
【人物简介】
盘树高,瑶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字石祚,号南岭瑶人。斋舍名为“竹居斋、瑶风堂、小草轩”,湖南永州市零陵人。 工诗歌、散文,善书画、摄影,尤精篆刻。1992年从第二炮兵某部转业后分配在法院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40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了法制纪实文学、消息、通讯、散文等文章3600余篇,400多万字,被称为“秀才法官”。 连续8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报》“优秀通讯员”。先后被评为“最满意的干警”,“全省法院优秀法官”, 第五届“湖南省优秀青年卫士”和省市的“书香家庭” 等荣誉称号及30余项奖励。2005年被永州市人民政府推荐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 他的创作善于把传统与时事政治相结合,具有时代气息和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开创了图与文意相融合的一代新风,成为用篆刻宣传时事政治的篆刻家,被誉为“中国瑶族篆刻家第一人”。中央电视台、中国法院网,《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和《湖南日报》等30多家省市、国家级新闻媒体,分别以不同题材刊播了他的事迹。 已出版发行篆刻集《零陵名胜印谱》、《盘树高篆刻集》、法制纪实文学《法眼》和《善良与公正》画册四本书。篆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书画赛上展出,多家博物馆、档案馆和海内外人士收藏了他的作品,其中2011年6月,篆刻作品在中国最高展馆——国家博物馆展出。现为中国法院书画社社员,湖南省作家、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研究会理事,“洞庭印社”理事,永州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委主任,永州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永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永州市直属机关书画家协会理事等职。 他,不仅是一个会办案的优秀法官,审理的案件,没有一起被发改、申诉、投诉,在审判岗位上赢得了领导和当事人的赞誉,被评为首批“湖南省优秀法官”;他而且是一名“秀才法官”,在法院宣传岗位上的15年,先后在40多家报刊上发表了法制纪实文学、消息、通讯、散文等3600余篇,400多万字,成功的宣传了6个全国、7个全省先进典型;结果他宣传典型、学习典型,自己也成为被宣传的典型,先后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和奖励30余项,被评为 “湖南省第五届优秀青年卫士”和“书香家庭”,被永州市人民政府推荐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他还是一个以金石书画为伴的法官,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对书画、篆刻的追求,在湖南乃至全国政法系统颇具名气,被书画界人士称为“中国瑶族篆刻家和用篆刻宣传时事政治的人”,是个掀起篆刻时尚风的艺术家,其书法作品于2011年5月入展“法治·法院·法官”——全国法院情景书画摄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和被多家博物馆和海内外人士收藏。 他,就是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青年优秀法官,法制宣传队伍中的老兵,一位追求书画篆刻艺术的少数民族干部盘树高。 盘树高是个“优秀法官” “盘法官办案注重调解,善于站在老百姓的利益上考虑问题,所办案子我们都服”,经盘法官审理和与他接触过的当事人都这样服气的说。 “只要盘法官到场接待信访人员,会很快平息当事人心中的不满,因为他读懂了当事人的心”,在法院审判大厅工作的保安和值班人员都这样自信的说。 1995年,盘树高从办公室岗位交流到院行政审判庭工作,既当助审员办理案件,又代理书记员,还兼任内勤。他严格恪守自己“站在公正立场办案,树立法官形象;为当事人设身处地着想,送当事人温暖;用事实和法律说话,让当事人息诉服判”的办案信条,一身三职超负荷工作而满腔热情。道县的唐某在广东被便衣保安殴打致死,其近7旬的父亲唐承军数下广东未果,诉至法院。盘树高承办此案,与同事前往广东就行政赔偿进行调解,当地公安局在他耐心细致的分析案件证据和解释法律后,承认其保安在工作中有失误,愿意赔偿10万元给受害人的亲属,并当场兑现。事后,唐承军送来绣有“感谢法院为亡子讨还清白”的锦旗感谢他。 2010年,盘树高岗位交流到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工作后,他一边协助庭长抓好分管的工作外,一边带头多办案,在办案中十分注重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调解,有的案件一调就是10余次,如被告蒋某故意杀人案,这是一起因村支书和主任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命案,死者尸体一年后仍未下葬。他承办后,先后找到县委、镇政府的领导进行多次协调,并10余次的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后虽没能达成调解意见,却为二审法官调解打下基础。而原、被告方都说:“盘法官的工作已做到位了,不管今后案子怎么判决,我们绝对不会怪他”。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因诉讼时效比较短,需要花时间做许多调解工作,盘法官有时为了做好调解工作,宁愿申请延期审理。如广东的吴晓帆交通肇事案,造成2人高位截肢,1人轻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被告家里积极为受害者垫付了63000多元住院费,但因他们是外地人,一审法院依法判处被告有期徒刑三年和赔偿30多万元。被告抱着希望上诉到中院。这是起上诉案件,可以书面审理,但盘法官考虑到本案有两个重伤残疾人,行走不便,就驱车200多公里赶到案发地组织双方调解。吴晓帆的亲属在一审判决后,本想不赔偿的,但因盘法官站在老百姓的利益上考虑问题,虽经第一次组织调解未果后并没有放弃,又不顾案件延期被院里通报,组织双方进行了第二次调解,从下午3点钟调解至晚上7点多种,被告人亲属被盘法官廉洁奉公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热心、爱心和公心所感动,甘心情愿四处借钱赔偿受害人,此案最终以调解结案,双方都十分满意;被告的家人还给永州中院写了一封感谢信说:“盘法官当时完全可以一判了之,不必申请延期审理的,但他为了外地的当事人和老百姓的大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我们不忍心,想给他钱补偿,却被坚决拒绝,只好来信恳求院长网开一面”。盘树高先后办理和参加合议、审理各类行政案件、非诉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1000多件,没有一件错案,有100多件案件当事人主动自愿撤诉和调解结案,被省高院评为“全省优秀法官”。 记者:你是当地律师,对盘树高的审判案件有什么看法。 黄志新律师:盘法官在办案子时,考虑得比我们律师还要多、还要细、还要周到。他不仅驾驭好庭审,把事实、证据和道理在法庭上查明分清,而且在庭后不厌其烦的进行调解,一心为当事人着想,这样审结的案件,双方当事人肯定没有意见,很好的维护了社会和谐。 记者:你对盘法官办理的案件有什么意见没有 当事人胡某某:“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和误解、由于社会不良作风在司法界的体现,我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敬而远之,但是通过和盘树高法官的接触,他的所作所为给法律赢得了尊严,我服。” 记者:你是盘树高的领导,你怎么评价他 永州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欧守冬:这个同志先后在综合部门和业务庭室岗位上工作过,当过法警、书记员、审判员、副主任、副庭长,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勤勤恳恳的工作,对领导非常尊敬,对同志们非常和谐,对当事人非常热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所以推荐他为先进典型,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盘树高是个“秀才法官” 在湖南的新闻界,提起盘树高的名字,大家都叫他“秀才法官”,这一点都不假。 盘树高,出生在湖南永州一个偏僻的瑶家山寨,上山砍过柴,下地种过田,放过牛,学过木匠,心酸的童年至今回忆起来仍忍不住落泪;正因为饱尝了农村的辛酸苦辣,才铸就了他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性格。高考落地后,他弃笔从戎,四年艰辛的军旅生活锻炼了他的体魄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更充实了他的写作素材。 1991年,盘树高结束军旅生涯分到法院,在办公室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同事的支持配合下,他先后对永州法院6个全国先进集体、个人和7个省部级先进集体、个人在国家级媒体和地方媒体进行了充分到位的宣传。 2002年10月,在宣传江永县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谢云峰时,他克服家庭困难和工学矛盾,先后15次深入江永县实地调查、挖掘、整理谢云峰的先进事迹,累计撰写典型材料60余篇,近20余万字,在20多家报刊和电台、电视台刊播,谢云峰被最高人民法院追授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称号,并记一等功。在宣传默默六年扶助三个孤儿上学的黄雪云、为信念付出一切的硬汉子曾辉和扎根法庭20年的蒋文智等先进典型时,他发挥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先后累计撰写典型材料200余篇,近70余万字,先后在30多家报刊和电台、电视台刊播了黄雪云、曾辉和蒋文智同志的先进事迹,这三位法官先后被评为了“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和“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15年来,他先后在40多家报刊上发表了法制纪实文学、消息、通讯、散文等3600余篇,400多万字。2000年8月,出版了法制纪实文学《法眼》一书,被湖南省法官协会评为业余研究与创作奖。在院党组的安排部署和具体指导下,办公室宣传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法院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永州中院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法院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先后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法院先进工作者,连续五年评优,连续八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报》优秀通讯员。还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办公室先进工作者和全省法院综合信息、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和湖南省第五届青年卫士。湖南红网、永州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聘请他为特约通讯员和评论员。 记者:你是如何做到审判工作与业余爱好两不误的。 盘树高:我热爱法官这个职业,把它当作事业去追求,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努力去工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作一名人民满意的法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为当事人所想,心里装着老百姓,真真切切的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这就需要自己付出双倍的努力,比如自己从早上7点多就到了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在食堂吃过饭急忙赶到办公室阅卷、写审理报告和裁判文书,晚上7点多才到家,有时还将卷宗带回家加班工作,基本上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感到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法官,每天捧着厚厚的卷宗,审阅着一起起形形色色的案件,内心有种对犯罪分子同仇敌忾,对暴力、色情深恶痛绝,对受害者寄予同情,对误入歧途者深感惋惜。一种强烈的职业使命感促使我认真思考和总结,拿起笔来揭露、批判犯罪,宣传法制,传播知识,让更多的人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作为法官就应铁肩担道义,要肩负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为审判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奋斗终身。 记者:你在工作之余如何释放工作压力。 盘树高:现在大家都感到工作压力大,每个人都选择不同的减压方式,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选择的减压方式就是既高雅又陶冶情操的书画、篆刻艺术,在书法线条里、绘画涂鸦和金石中寻找快乐,业余时间全部花在了对书画金石的追求上,从而既达到了释放工作压力的效果,又提高了个人文化品味,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你是《天下永州》电视栏目的总策划,你如何看待盘树高 《天下永州》电视栏目的总策划屈正芳:盘树高同志是个热心的法官,在单位上既能办案又能写新闻稿件的法官可不多。他可以说还是个“编外”记者,每年在各种媒体上都要发表200多篇稿件,不低于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量,这些成绩的取得,足以说明他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勤于写作和进行宣传法制上,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优秀宣传员,可想而知他的业余生活一定过得十分充实、富有和快乐。 记者:你是盘树高的同事,你有什么感想 法官杨世清:盘树高是个“秀才法官”,不仅善于调解案子,而且善于将所办的案件和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出来,基本上每办一起疑难案件,就会写一篇材料或论文加以总结,供我们学习借鉴和让当事人有所启发,我们跟他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后,不仅庭里案件调解率上升了,而且大家的文化品位也得到了提高。 记者:你作为他的妻子,如何看待他的业余追求 盘树高的妻子说:“一般他的业余爱好是写写画画,特别热衷于篆刻,他篆刻的话儿子有时在家里也拿起石头跟他刻刻划划,我觉得对儿子的影响、成长都很有利,所以我支持他。” 盘树高是个“金石法官” 盘树高不打牌,不钓鱼,不去娱乐场所,工作上是个拼命三郎,业余爱好很广泛,也颇有成就,还是个书画、金石家。 盘树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选择的减压方式就是坚持写书法、绘画和进行篆刻创作。特别是在篆刻创作时,善于把传统和现实生活,将古文化和时事政治相结合,古为今用,创作出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篆刻作品。如2007年他在创作“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品时,把“图与文意”、“古文化与时事政治”较好的相结合,成为第一个用篆刻宣传“八荣八耻”的篆刻家;2008年又用篆刻为北京奥运加油,所创作的“北京奥运文明用语”篆刻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美术》和《书法导报》等20多家媒体采用;去年又创作了《国歌歌词》,向祖国60华诞祝福,今年创作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系列作品。他已出版了《零陵名胜印谱》、《盘树高篆刻集》两本个人专著和参与负责编辑了《善良与公正》画册,先后在山东曲阜、安徽凤阳,湖南长沙、怀化、株洲等地举行了个人篆刻赏析会和著作首发式售书签名活动10余场,被称为中国瑶族篆刻家第一人。2011年5月18日至30日,其书法作品入展“法治·法院·法官”——全国法院情景书画摄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和被收藏。 盘树高能够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和追求业余爱好,得益于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妻子是永州监狱政治部宣教科长,可以说两人志同道合,在家里相互交流写作心得和一起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宣传单位的先进典型。儿子聪明懂事,是学校大队干部,爱好唱歌、拉二胡和写作,经常参加一些演出活动,有20多篇作文在省市国家级报刊等媒体上刊发,被评为湖南省第四届“洞庭杯”暨永州市第二届“永华杯”民族乐器大奖赛三等奖。2011年1月,他在湖南省组织的“三湘读书月”活动中,被评为 “书香家庭”,是永州政法系统和零陵区唯一被评选上的家庭。 作为一名法官,盘树高是个工作狂,对自己的工作那是一丝不苟。而作为业余爱好呢,盘树高对篆刻艺术有种执着的追求,并最终成家。走进工作的盘树高,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朴实和勤奋,感受到他的妙笔生花和放在哪里都发光;而走进艺术的盘树高,我们只能祝福,祝愿他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努力,工作艺术双丰收。 我们衷心希望他在多彩的人生中,收获更多…… 书画界权威人士对盘树高的评价: 著名金石家书画李立(齐白石弟子):“树高先生是瑶族后代,他却对古老的篆刻艺术有较深的研究;树高后生又是一位公务员,业余时间爱好艺术的不多(特别是市一级的),他却一直跋涉在篆刻艺术上,且卓有成效,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他把古文化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是许多名家不愿赏试的,他敢于创新,掀起了篆刻时尚风,着实是不简单,这就是他篆刻艺术的生命力,希望他在不离开传统的基础下,继续坚持下去,在大彻大悟中找收获、修正果。 著名金石家刘泽荣(中国印社社长):任何事情要想做得比别人成功,选择最佳的切入点是关键。盘树高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发现了篆刻艺术创作题材的这块“短板”后,反其道而行之,找到了篆刻艺术创作题材---以时事政治为内容这个“切入点”。使他的篆刻艺术语言及其形式,既符合官方主流文化口味而得到了政界广泛认同,又使其艺术创作空间广阔无限。真正践行了艺术为政治、为大众服务的社会主义文艺“方针”。因此,他的篆刻作品无论其内容,还是其形式,都能激发人进取向上,给人以正大阳刚之美。从他的篆刻作品中,不难窥见其丰富而激昂的时代精神。他的性情、他的思想情感、他的智慧等都可以在其率性豁达,质朴劲健,豪放大气的篆刻作品中得以充分凸显。 著名画家海天(湖南工笔画会长):在艺术语言上,他大胆的吸取了古代风泥和秦玺汉印的艺术特色,呈现出了一种残破斑驳、古拙朴厚这样的一种艺术特色,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一种独特的面貌;品味盘树高的篆刻作品,感觉到有一股很强烈的篆刻时尚风袭来,有种激起你昂首向上的心境。从他的篆刻系列作品中,能感受到新时代的音符和浓厚的时政色彩;从而使他的作品独具特色,绽放出强劲的生命力。 现在有这么多人喜爱盘树高的篆刻,是因为他的篆刻内容具有政治性,给人新鲜感和一种篆刻时尚风,不类同其他,走着一条别人不愿走,也未曾走过的路,他确实算得上是个有勇气、有毅力、有思想的艺术家。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