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北京海淀法院“法制校长”工作成效凸显
作者:艾静   发布时间:2012-10-10 14:13:49


    北京市海淀法院少年法庭作为专门审理少年案件的审判组织,向来注重寓教于审,通过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从而实现特殊预防,增强其法律意识,预防并减少青少年犯罪。“法制校长”就是少年法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十余年来,海淀法院先后有6位法官走进校园,听课学生达数万人。2012年3月29日,在海淀区2012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上,海淀法院刑二庭庭长陈雷,副庭长、“法官妈妈”尚秀云,法官王丽娟、张莹被评为“海淀区优秀法制校长”。

    海淀法院开展法制校长工作时间早、范围广

    海淀法院对法制校长工作一直给予足够重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子。早在1996年,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先后与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京市第105中学、上地实验学校等多所中学签订了“普法共建”协议,建立了法学共建关系,由少年法庭的审判人员担任学校的法制校长,负责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2003年11月,海淀法院少年庭在原有共建学校的基础上,又与辖区四所普通高中、六所职业高中签订“普法共建”协议,法制教育面覆盖了整个职业教育。针对海淀区跨越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特点,海淀法院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制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纳入到法制教育模式中来,与北京市鸿雁实验学校建立了法制校长制度联系,法制共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海淀法院法制校长工作运行规范化、制度化

    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法制校长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运行,海淀法院出台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制校长工作管理规定》,对法制校长的选任、工作职责、工作与培训、考核与奖励等内容加以细化规定,并将法制校长工作成绩纳入庭室考核范围,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并促进法制校长制度的规范运行。多年来,海淀法院部分法官特别是少年法庭法官都积极参与到中小学法制校长工作中来,多名法官被评为海淀区、北京市优秀法制校长。法制校长授课教案也都经过精心准备,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情况和接受能力,多篇教案因与学校生活结合紧密、深受学生欢迎而成为经典法制宣传教案,被评为市级、区级优秀教案等。

    海淀法院法制校长工作内容实际化、多样化

    少年法庭法官在担任学校法制校长期间,利用开学、结业典礼等有利时机,结合假期学生品行上常见多发问题,充分发挥司法人员拥有大量案例的专业优势,用具体生动的案例以案讲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同时还积极参与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和计划的制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使法制的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法制教育中来,防止教育形式的单一化,少年法庭积极探索各种方式,比如举办六一开放日、对学生家长进行个别指导、到看守进行禁毒教育等活动,还举办模拟法庭、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师生来我院旁听、召开座谈会、制作法制宣传动漫模板等多样化的方式,对基本法律知识、学生自护自救方法等进行特别教育,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海淀法院法制校长工作延伸化、成效化

    少年法庭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将审判中遇到的诸如校园管理漏洞等问题通过司法建议、发送简报的方式,转达给有关学校和教育领导部门,以示提醒、完善管理、预防犯罪。比如2010年审理的校园“太子堂”“黑衣帮”等在全市学校范围内影响较大的案件中,海淀法均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对学校校园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受到了受送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好评。几年来,海淀法院少年庭法官先后讲授法制课达数十次。仅以法官妈妈尚秀云为例,不仅在本区各学校讲课,还应其他区县如丰台、顺义、宣武、崇文等地以及外省市的邀请到当地的校园进行宣讲,听课的师生可以数十万人计,将法制校长工作予以更广的延伸。

    在区各联动机关的共同推进下,海淀区的法制校长工作运行良好,对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海淀法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法制校长工作,进一步提升法制宣传效果:

    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法制校长制度运行

    在原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制校长工作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积极开展法制校长工作培训,督促法官认真履行法制校长工作职责,按照考核管理规定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切实将此制度具体化、执行化。

    进一步拓展工作形式,实现法制宣传社会化

    当信息化生活方式逐渐深化,青少年获取信息途径更加多元,特别是上述法制宣传形式逐渐成为传统形式时,海淀法院将继续探索更符合时代特征、更受青少年青睐的宣传途径,比如结合利用网络、数字媒体等更加便捷的手段,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宣传品质,使法制校长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学校,而是走出去、社会化。

    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社会联动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海淀法院将与学校、教委等多个部门加强沟通,实现工作制度规范化、信息交流常态化、法制宣传一体化,并将社会家庭纳入到工作体系中来,进一步建立起司法部门与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形成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网络,建立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制校长制度,更好的实现该制度的效用和价值。



责任编辑: 许国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