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正司法为笔 文化建设点墨 陆屋法庭:描绘法庭新画卷
作者:吴溦 发布时间:2012-11-15 14:44:45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人民法院化解纠纷的能力、法官队伍的凝聚力、法院的公信力都需要深厚的法院文化作支撑。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人民法院陆屋法庭结合法院工作特点和文化建设规律,把文化建设作为时代命题,放在事关法庭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来看待,突出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三农、服务乡企的特点,以开展创建文化型法庭为抓手,把文化建设融入审判业务、队伍建设、法庭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催人奋进的人文环境,有效开创了法庭工作的新局面。
近三年来,陆屋法庭办结案件将近二千件,年结案率达99%以上,调解结案率达70%以上。该庭曾荣获钦州市法院系统“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五好审判庭”、“调解先进单位”,以及市“青年文明号”、自治区“规范化人民法庭”、自治区百家“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称号,并被记集体二、三等功各一次。 文化法庭建设忙 百花齐放好春光 陆屋法庭管辖着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辖区人口约60.2万人,法庭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共1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3人,占全庭人员的86.7%。陆屋法庭庭院内绿草茵茵、大树参天、红花点缀,环境十分清雅优美。办公楼和宿舍楼于2002年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办公楼高四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设有审判庭4间,调解室2间,办公室5间,还设有立案接待室、群众接待室、会议室、图书资料室、党支部活动室等,设置合理,功能完备,并于2006年通过了区高院“五化”法庭的检查验收、2011年被评为“警强、所美、班子好”先进单位。近年来,该庭为干警配置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并完善了内部局域网,全面应用审判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审判执行工作需要,提高了办公效率。宽敞明亮的立案大厅内,便民诉讼台、便民桌椅、便民饮水机和各种供阅读的报刊、宣传资料等一应俱全,墙上悬挂着审判流程、立案条件、收费标准、诉讼指南等,这种透明、便捷的氛围,让当事人迈进法庭大门后的便感觉到温馨。 陆屋法庭把创建“文化五室”作为推进法庭文化建设又一重要举措来抓好,并在法庭庭院内设立了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各一个,方便干警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纵观陆屋法庭,文化室里展现的法庭和法官先进事迹沉淀成了厚重的历史,荣誉室里摆放的集体和个人获奖证书诉说着辉煌的曾经,图书室里种类繁多的书籍蕴涵着干警奋发图强的精神,活动场上干警们拼搏的身影指示着团结奋进的未来。陆屋法庭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硬件”设置,成为了一道至善至美的法治文化景观。 天降大任小法庭 护航乡企搏潮头 陆屋镇背靠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中国第六个保税港区——钦州港,是北部湾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镇之一,又是钦州市的千万吨石化项目重要集散地,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人民法庭能否得到所服务之地民众的信任,取决于其和当地文化的融合程度。因此,该庭因地制宜,在“主动”上下功夫,在文化建设中大打“护航乡企”牌,用春风化雨般的服务,竭尽全力为乡镇企业排难解纷,彰显人民法庭“接地气”的文化特色。 随着陆屋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企业经济纠纷、征地拆迁纠纷、企业用工纠纷等矛盾纠纷案件逐渐增多。陆屋法庭从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谨慎审理这几类案件,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把矛盾化解到萌芽状态。在办理这几类案件过程中,该庭法官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增强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意识,转变审判工作作风。法官们经常不辞劳苦,前往距离法庭车程一个多小时的太平镇、沙坪镇两个巡回办案点巡回办案,并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司法所、村民组织等联合开展调解,公正、高效地处理这几类纠纷。通过经常给当事人讲政策、讲法律,把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减到了最小,既解开事结、法结,又解开心结、情结,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在办理好案件的同时,陆屋法庭的法官们坚决不做等着案件上门的“御宅族”,而是大力实施能动司法,主动出击,以“法企文化”共建为载体,积极开展服务乡镇企业活动,给企业送法,现场解答企业涉法维权的法律难题,了解企业对法律的需求,帮助企业排查和解决困难。通过走访,进一步加深了企业对法庭工作的了解,增进了企业对法庭法官的信任。 功名利禄尘与土 高风亮节傲天地 无论到陆屋法庭打官司的当事人,还是去陆屋法庭咨询法律的老百姓,或是聆听陆屋法庭法官上法制课的学生、社区居民,乃至莅庭检查指导工作的各级领导,都有一个共同感受——这是一支让党放心、令群众满意的优秀队伍。法庭的每一位干警均能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待人热情、责任心强、业务精通、公正执法、廉洁为民。 法院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以人为本,核心是培育法院群体崇高的价值观。为建设一支忠诚为民、廉洁奉公的高素质干警队伍,该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奋发向上,创先争优,围绕“重教、严管、厚爱”的队伍建设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法庭廉政文化,营造出廉洁司法的浓厚氛围。积极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切实抓好法庭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除了建立党员教育活动室,将《法官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法官行为规范》和《岗位责任制》等制度上墙外,还不定期开展“红色之旅”、唱红歌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干警的思想教育和培训,提升干警的党性修养。 走进陆屋法庭,便深入了廉政文化的海洋。法庭办公楼外墙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八个鲜红的大字与国徽相映生辉;法庭大院内,“廉洁园”为满园的绿树青草增添色彩;办公室和楼道的墙上,古今中外的廉政格言警句与庄严肃穆的气氛融合一体;图书资料室中,干警抄写的一本本廉政学习笔记蕴含着“清正廉洁”的誓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陆屋法庭,廉政文化无处不在,渗透干警的灵魂,令他们自觉加强纪律约束,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意识,多年来没有违法违纪的现象发生。 “吏不畏严而畏廉,民不服能而服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由于工作原因,法庭的人员时有变动,但“选择辛劳,放弃安逸;选择艰苦,放弃享受;选择奉献,不思索取”的理念却一直传承,他们以忠诚奉献事业、以厚德对待人民、以崇法坚固信念、以勤廉规范自身,让公正廉洁成为陆屋法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画龙需点睛,法庭要文化。陆屋法庭营造出了先进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带动了法庭工作的全面发展。展望未来,意气风发;迈向未来,步伐坚定。在新的征途上,该庭将以奋发图强的精神和昂扬激越的斗志,以公正司法为笔,以文化底蕴点墨,绘出春色嫣然的和谐画卷!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