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院长论坛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关于加强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以浦北县人民法院为样本
作者:广西钦州市浦北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杜应参   发布时间:2012-11-30 09:49:51


    法院文化是人民法院在长期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以及相关物质表现的总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法院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法院都作出了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部署。全国3000余个基层法院承担着人民法院80%的审判任务①。加强基层法院文化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成立调研课题组,以全区法院首批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浦北县人民法院为样本,采取调取资料、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当地相关单位、发放问卷等方式,对浦北县人民法院开展法院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搜集较为全面客观的素材,分析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对推动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一、浦北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浦北县人民法院按照上级法院部署,在浦北县党委的领导、县政府的支持下,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本土文化、公正廉洁、文体活动为载体,传承和吸纳本土文化精华,融合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法院文化,使之成为提高干警素质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引擎”。2011年8月,在全区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被授予首批“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一)结合当地文化,打造特色法院文化

  浦北古时称越州,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具有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地方文化,其中客家文化和书院文化最具特色。浦北县人民法院在开展法院文化建设活动中,注重本土文化与法治文化的融合,突出特色,打造浦北法院文化品牌。

  提炼浦北法院院训。浦北县法院在广泛征求全院干警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班子领导的多次筛选和修改将“务实自强,崇法厚德”确定为院训,让广大干警明确自我素质的追求目标和要求,自觉把院训作为道德、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客家文化注重公道正派。公信源于廉政。浦北县人民法院在开展法院文化建设中,注重廉政文化建设。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发放监督卡,选任人民陪审员,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实行院长接待日制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定期组织干警开展权力观教育和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强法院廉政建设,引导干警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廉洁自律意识。同时,还抓廉政文化进机关,在办公室、会议室、楼道,悬挂以浦北风景名胜为衬托的廉政格言、警句牌匾,形成人人思廉、保廉的良好院风,努力营造机关廉政文化氛围,确保了该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县纪委在我院建设面向全县开放的浦北县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利用法院审判各类职务犯罪案件的有利条件,通过图片展览、廉政文化、典型案件讲评、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审判等方式,强化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先后接待全县及邻近县区党员领导干部30多批,受教育6000多人。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浦北法院在上级法院和县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标准的室外篮球场,室内气排球场和乒乓球场所,组建篮球队、气排球队、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坚持正常训练,参加比赛成绩优异。该院球队在全市法院系统运动会比赛中,成绩突出,气排球队在县政法委组织的“平安杯”比赛中获冠军,代表钦州参加全区法院系统运动会,挺进四强,是钦州球队奖项中的最好成绩。

  (二)加强学习型法院、学习型干警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浦北县人民法院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院队伍作为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基础和根本,法院队伍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必须要有正确的司法理念作为保证,必须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作为支持。  

  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近年来,浦北县人民法院根据上级法院和党委的部署,认真组织干警先后开展了“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案件质量年”活动、“作风建设年”活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司法作风大检查”活动、“警强、所美、班子好”创建活动、“五个严禁”教育活动、“工作落实年”活动、“审判质量与效率年”活动、“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好干部、善执行”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树立干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推动法院工作开展起了积极作用。

  重视教育培训。浦北县人民法院对干警的教育培训历来都是十分重视的,并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它不但提高了政治和业务知识。更还使我院每年都有干警通过司法考试,且通过人数逐年增加。2007年通过2人,2008年通过3人,2009年通过4人,2010年通过6人,2011年通过12人。

  创先争优成绩显著。2007年以来,我院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活动,先后被评为“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先进集体”、“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法院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等四个全国性先进, “全区十佳法院”等6个全区先进集体,涌现出全区“十佳法官”——蔡大悦等一批先进个人。

  (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动审判工作科学发展

  浦北县人民法院在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积极体现人民司法的时代精神,强化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能动司法、调解优先、案结事了意识,保证审判工作公正高效,为浦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训、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审判工作等形式,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干警的头脑,确保为干警所认同,使之成为思想准则和行为指南,引导干警坚持“三个至上”,端正司法理念、提高司法水平、维护司法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规范司法行为树立良好形象。浦北县人民法院在通过一系列的“抓”、“学”、“建”和“创”,使我院法官司法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形象更为良好,确保了司法公正。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高度重视规范法官司法行为,树立良好形象,确保司法公正。一是重点抓好执行、民商事审判等容易发生徇私枉法、违规办案、玩忽职守的关键岗位和物品采购、罚没款物管理等关键环节,发挥法院文化对建设司法规范化长效机制的作用。二是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法官职业道德准则》、《法官行为规范》和《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基本规范》等规范文件。三是加强司法作风建设。四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先进典型和树立自己的先进典型。

  法院文化维护司法公正。浦北县人民法院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把维护司法公正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要求,建立健全立案、审判、执行等办案规范和标准,教育和引导干警在执法办案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确保实现公平正义,树立司法公正形象。2009年以来,浦北县人民法院在人员不增而案件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结案率高,民商事案件调解率逐年提高:2007年调解率为47.21%,2008年调解率为49.15%,2009年调解率为63.9%,2010年调解率为61.52%,2011年调解率为64.86%,2  

  二、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经验和做法

  浦北县人民法院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法院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干警感同身受,当地党委、政府高度认可,上级法院予以肯定。通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它的经验值得借鉴,也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

  (一)经验做法

  一是用先进文化理论指导法院文化建设,牢牢把握法院文化的前进方向。浦北县人民法院在建设法院文化时坚持以“先进文化”理论为指导,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法院文化,从而不断丰富法院干警的精神世界,增强法院干警的精神力量。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法院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法院干警。浦北县人民法院开展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确立法院干警在审判活动、调查研究、决策论证、民主管理、文体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法院干警在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人民法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切实提高法院队伍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核心,在认识、观念、方式、手段、机制以及深层次的问题的解决上下功夫,教育、引导法院干警尤其是法官转变司法意识,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强化责任意识;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学历层次、创造锻炼机会、大胆压担子担责任等形式,为专家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必要条件,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才的良好环境。

  三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浦北县人民法院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一方面借得到县委、政府和上级重视和支持,政府拨出专款用于法院文化建设,钦州市中级法院在资金上给予浦北县法院文化建设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不求大求全,注意节约。如浦北县人民法院文化展厅,面积不大,160多平方米,注重本土特色,选取最能反映本院历史与发展的内容予以展出。

  四是开拓创新。在我国现阶段,法院文化处于迅速变迁之中,只有不断创新,法院文化建设才有活力,才能“面向未来”。浦北县人民法院一方面要法院文化建设与司法体制创新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审判规律的科学的审判运行、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对审判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法院文化建设活动的内容、形式、手段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并努力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

  五是注重浦北特色。浦北是香蕉之乡,在文化展厅、在办公场所展现格言警句的牌匾、在会议室,到处都有黄澄澄的香蕉照片、蕉乡人民收获香蕉满怀喜悦的图片和法官为蕉乡人民提供司法服务和法律保障的场景。

  (二)存在不足

  尽管浦北县人民法院的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个别干警思想上对法院文化建设不重视,认为搞法院文化建设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进而简单地认为组织几次书画展、开展几次文娱活动、投点资改善一下法院环境、悬挂几幅所谓文化匾牌或标语就是“文化建院”了。还有干警认为搞好这项工作是领导的事、是多数人的事,少一两个无关大局。

  二是个别干警态度消极。对开展的各项法院文化建设活动消极对待,能推就推,能省就省,应付了事,缺乏主观能动性。

  三是经费紧张,一些硬件设施不完善。三个人民法庭文体设施、图书室没有建设。司法警察的健身室、警营文化装备也还是空白。警示教育基地的图片、桌椅等都比较陈旧,没有能够及时更新。

  四是文化活动载体有待进一步丰富。浦北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学习宣传行政化、会议化和单一化现象。

  五是法院文化服务功能不明显。法院文化从主体上在于服务干警,服务群众。该院文化展厅建设在二楼,当事人不能进入,文化展厅更多是接待领导参观,而不是服务当事人,连本院干警要进文化展厅也要找管理员。

    三、加强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建议

  总体上看,基层法院审判任务相对较重,人员素质偏低,经费比较紧张,因此,基层法院文化建设要立足于这些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积极开展法院文化建设,不能因为有困难就缩手缩脚,无所作为。通过调研,我们对当前基层法院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基层法院文化建设规划

  首先,要明确法院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2010年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司法核心价值为根本,全面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使文化建设成为传承司法文明的载体、展示司法形象的平台、促进工作的动力②。基层法院人、财、物都十分有限,按照总体思路的要求,对文化建设进行规划,便于量力而行,有序推进。根据实际情况,对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既有近期规划,也要有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二)重视法院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推动法院文化建设的关键中的关键。基层法院处于审判一线,服务大局和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更为直接和具体,处理的问题也更实际,因此,法院精神文化建设更为重要,是基层法院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应重点抓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神文化建设:一是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证明从一定意义上说,法院的行为文化、物质文化都是法治理念的外在表现,是否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做到了司法为民,对于法院文化的培育具有决定性作用。二是培育法院精神。法院精神能够激发法官群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尊荣感,增强法官群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在建设法院先进文化过程中,应结合法官群体思想实际和法院发展目标,认真总结和精心提炼法院精神,使之成为法官群体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三是坚持能动司法。由于受西方司法理念的影响,当前在基层法官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保持中立、坐堂办案、被动工作等观念,不利于审判工作的开展。文化引导干警的行为,把能动司法融入文化建设,在文化的熏陶下,改变被动司法为能动司法。四是用先进典型精神引领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典型是法院精神文化的具体人格化,作为榜样,他们以实际行动来诠释法院文化的灵魂,对法院先进文化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积极挖掘、培养、树立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时代先锋的光辉业绩来全面展现法院精神文化的精髓和强大感召力,用先进典型的人格魅力来推动法官群体同质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三)重视以人为本的法院文化建设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是时代的要求,基层法院直接面向群众,文化建设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的方针。我们认为基层法院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法院文化的主体是全院干警,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建设,而不是院领导说了算,或者凭少数人的好恶搞文化建设。二是文化建设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不论是文化展厅、图书资料室还是宽广庄严的大堂,应当让当事人让当地群众共享,自由参观学习、使用,而不是专供领导和兄弟法院、单位参观。三是重视文化人才。加快法院的文化建设,应把文化人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确保法院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应倍加珍惜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理解和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抓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育法院优秀文化人才,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改善人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政治上、经济上关心爱护人才,多给一些政策上的支持,用待遇留住人才。

  (四)重视法院物质文化和文化载体建设

  目前,基层法院的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文体活动不论内容、形式、数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已不能满足法院干警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们认为应加大对基层法院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物质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外化、直观和感觉形象,威严庄重、布局合理、沉稳大气的有形物质环境不仅会对法官公正裁判产生无形的积极影响,而且会对社会公众产生无以替代的感知、影响和接纳作用。法院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向公众凸显法院文化底蕴和公正精神,能够有效增强公众对法院司法裁判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以此来塑造自身良好的司法形象。一是搞好审判法庭建设。审判法庭是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精神的主要窗口,要做到威严庄重、布局合理、设置完善,给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敬畏和尊崇之感。二是搞好办公场所建设。良好的办公环境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能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三是搞好司法装备配置。配置司法装备要适应审判工作的特点,不断满足审判工作的发展需要。法院基础设施是法院文化的物质载体。富有文化气息的工作环境,每位干警时时处处受到法院文化的熏陶,会提高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激发广大法官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四是建设各具特色的法院文化活动中心、配置开展文体活动的必要器材、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发挥当地文化传统和文化项目的优势,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把文化渗透在法院的一切活动中,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五是根据当地的实际,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法院文化活动,特别要利用“五一”,“七一”,“八一”,国庆、春节等节日,组织开展贴近法院工作实际,贴近法院干警的生活的文体活动,使干警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五)重视文化物品的搜集与整理

  法院的门牌、办案使用过的自行车、法官下乡办案的公文包、不同时期法官制服、开庭的法台法椅等物品无不闪耀着法院文化的光辉;法院审理案件的卷宗材料、制定的制度、先进人物的事迹等文件档案也是法院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搞法院文化建设,对这些物品文件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十分必要,基层法院在这方面往往不是很重视。我们认为,既要重视对过去的物品文件档案的搜集与整理,也要重视现在和将来的物品文件档案的保存和利用。应当做到:建院历史的搜集与文化相关物品的搜集,如前面提到的法院的门牌等、办案使用过的自行车、法官下乡办案的公文包、不同时期法官制服、开庭的法台法椅等物品;案卷档案、裁判文书。

  基层法院文化建设既是一项基础建设工程,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注重规划,统筹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进,不能急功近利和走过场,要把形式与内容、过程与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和繁荣基层法院文化,为推动法院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王胜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与时俱进》,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编《社会主义司法理念教育参阅材料》第25页。

  ②王胜俊:《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推动人民法院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编《社会主义司法理念教育参阅材料》第396-397页。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