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办案为重 服务为先 公正为本
——津市市人民法院开展“法治津市”建设纪实
作者:姜业涛   发布时间:2012-11-30 16:42:17


    践行“依法治市”理念,争当“法治津市”建设的排头兵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职责。去年以来,湖南省津市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服务法治建设,先后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集体”,司法绩效位列常德市法院系统第一。今年,该院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在常德中院年度考核中排名第一,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优秀法院”,并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标兵单位”的创建验收。

    一、以办精品案为重 该院始终践行“审理一批铁案,消化一批积案,调解一批难案”的宗旨,全力保质量、保效率、保效果。

    保质量。对于人民法院而言,审判质量是生命;对于人民群众而言,高质量的审判是实现正义的根本。该院在年初就将审判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纳入年度工作思路,进行整体谋划。从去年的“强审管、重执行、促调解、保四无”的工作思路,到今年的“围绕一个中心(司法公信力提升)、强化两个重点(社会管理创新、法治津市建设)、健全三个体系(矛盾化解体系、质效监控体系、提质保廉体系)、建设四型法院”,都将提高审判质量贯穿其中,增强了审判质量管理水平。思路决定出路,管理提高质量。今年,该院案件质量平均得分96.83,在常德法院系统排名第一,裁判文书优秀率达100%。

     保效率。迟到的正义非正义。审理中,该院坚持能当庭宣判的绝不择期宣判,能当天送达的绝不延缓送达,能适用简易程序的不用普通程序,尽可能精简审判程序,压缩审理期限,提高审执效率,减轻群众诉累,让当事人以更少的代价换来更多的正义之果。在审理市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系列金融案件的过程中,实行专人专办,连续审理,限期结案,为银行挽回了上千万元的损失,维权及时,办理效果较好。在审理争议不大、标的额小的民事纠纷的过程中,发动法官走出院门,带卷下乡,走村入户,就地调解纠纷310余起,实现了快审快结。

    保效果。从送达副本、庭前、庭中、庭后至到宣判前,每个阶段都做好调解工作,能调解的不轻易下判,必须判决的进行判后释疑,争取化解一案,教育一批,影响一片。基层稳则全局安。在审判工作中,着力加大对涉农纠纷的化解力度,在处理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征地补偿、种子农药、相邻权、宅基地纠纷时,摸清社情民意,倾听双方诉求,特别是经常性邀请乡镇干部、村干部、乡镇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矛盾化解效果较好,维护了基层一线的稳定大局。

    二、以优质服务为先 在法治建设中,该院紧扣“大局与民生”这一永恒主题,在履行审判职能的同时,全面加强司法服务工作。

    一是便民。实践中,该院从执法理念的转变,便民设施的增加,到利民举措的出台,都尽可能体现司法的人性关怀,都尽可能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改建后的新洲法庭,路口指示牌、开庭公告窗、法治文化墙、便民休息亭、残疾人通道等设施齐全,数字化审判庭、调解室、接待室的面貌焕然一新,既有法治文化的注入,又有便民利民的理念,成为新时期人民法庭建设的典范。此外,窗口服务更加人性化,导诉台、电子查询台、显示屏、公告栏等设备一应俱全,电话答疑、判后答疑、院长热线、诉讼绿色通道、司法救助制度,都让当事人倍感温馨、体验便捷。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干警前往乡镇、村居,开展法律援助、社区帮教、帮贫解困、文明劝导、法制讲座。该院立案窗口被最高院和省高院一致授予“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二是解难。服务地方稳定发展大局,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建立信访案件排查化解机制,实行一周一摸底,一月一排查,强化全院统一调度,包干化解责任。全力化解难案,在办理部分涉诉信访难案、老案过程中,从一把手、分管领导,到庭室负责人、案件承办人,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长期接访处访、联络协调、做通工作,彻底化解李世湘、甘其元等持续上访十余年的信访老案,部分指定的信访案件也全部化解,没有出现越级上访、不正常上访事件,案件化解效果和干警办案作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

    三是建言。把建言献策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落实到位,做到建言有分量,献策见真功。今年来,该院常务副院长袁顺章被市委聘为法律顾问,院长钱绪志、刑庭庭长黄芳成为法治津市宣讲团成员,不仅到市委政府、学校军营、街道社区开展学法用法讲课,还积极参与重大案件的协调处理。行政庭在“三湖公园拆违”“东城区综合体建设”调度过程中,参与案件把关,加强法律指导,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支撑。民事审判庭针对公司资产管理漏洞,及时出具司法建议书,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法律意见。

    三、以公开公正为本 司法公开,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实践上。该院始终坚持“两个转变、一个创新”,深刻阐释了“阳光司法”的审判理念,见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转变认识。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开展“三长两员”法庭学法和庭审旁听活动,组织政府部门、执法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观摩庭审,主动听取意见。首次邀请人大代表旁听一起再审案件,接受监督。从村官、公务员、个体从业者中选任陪审员,优化陪审员队伍,提高案件陪审率,基本做到普通程序均有陪审员参加。与各级各类保持密切联系,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已在《人民法院报》发表1篇长篇通讯,《常德日报》发表1篇院长署名文章,3篇工作通讯,及时推介了工作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宣传工作位居常德法院系统前列。

    二是转变方式。变单一形式公开为全方位公开。不仅运用传统方式公开,还开辟多条公开渠道。除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之外,开通了庭审网络直播,搭建起了网民监督互动平台,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彻底打消社会公众对公正审判的疑虑。选择一批典型案件,法官走出审判庭,走进村居社区,进行巡回审判、集中宣判。成立宣传工作小组,深入襄阳街澧阳社区,走村入户,宣传法律,答疑解惑。

    三是创新载体。办好“一刊一报”,每季度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主要领导寄送一份《工作汇报专刊》,每年印发一份反映年度工作的《津市法院工作年报》,是常德法院系统率先编印《年报》的基层法院。参与《法治常德典型案例》收集编纂工作,报送典型案例8个。9月份,印制了大量法院布告,分发、张贴到各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将犯罪分子的审判执行情况公之于众,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责任编辑: 朱盼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