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要闻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作者:董晓宇   发布时间:2012-12-14 15:13:19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做好群众工作,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是当今社会对政法机关的必然要求,也是法院的政治使命。县委、县政府部署开展“树信心、求发展、抓落实”主题教育活动后,我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到院属各部门及七个基层法庭、两个企业、一个乡镇进行了走访调研,随机选择十名当事人进行了回访,全面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及社会各届对法院的要求与期盼,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选准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路径,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强化思想意识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有利于各项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法官要着力强化四种意识,真正打牢思想基础,以正确的理念指导审判实践。

    (一)着力强化大局意识。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直接决定着我县的综合竞争能力。为产业升级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强力的司法保障是法院的神圣职责和时代使命,要自觉将法院工作融入到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中,用发展的眼光,从全局的高度,找准为我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构建和谐平安迁西提供司法保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着力强化责任意识。要进一步增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任务,为我县在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司法层面提出对策,积极为县委、到政府建言献策,为县委、县政府分忧。“责任心”是工作的源动力,全体法院干警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如何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在如何强化保障上做文章,确保人民法院的工作思路、重心与县域经济发展同步,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着力强化服务意识。当前,伴随利益格局的深入调整,必然会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纠纷。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将出现公司清算、企业兼并、重组、破产等诉讼活动;发展和壮大第三产业也会引发旅游、金融保险等行业的矛盾纠纷;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必将进一步加大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力度,从而引发相关纠纷。这些矛盾纠纷有一些可以在诉前化解,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进入诉讼程序,使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法院要积极应对,妥善施策,把握司法价值取向,突出审判工作重点,依法支持、鼓励和引导一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保障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四)着力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服好务的关键所在。法院要找准司法保障和服务的关键点和结合点,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反映在司法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要运用政策考量、利益平衡、柔性司法等方式履行司法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坚持延伸司法审判服务,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的司法需求,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和前瞻性调查研究,及时收集、归纳、整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共性的法律问题,认真研究,提出对策和司法建议,推动依法办事、依法管理。

    二、抓住审判重点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可靠保障

    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切方式方法都是围绕审执工作展开的。只有抓住审判重点,才能够全方位的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中来,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对于迁西法院而言,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县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有效开展各项审执工作,为完成全县全局规划提供可靠司法保障。

    (一)强化能动司法,服务好实力更强的新迁西建设。切实找准法院工作与发展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重点项目联系办公室”的优势作用,卓有成效地开展审判执行工作,认真审理好涉及重点项目建设的案件,坚持敏感案件的请示汇报制度,联合多个部门、采取多种方法,周密、妥善化解好矛盾纠纷,为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具体工作中,妥善审理涉重点企业、项目建设的相关案件,将津西钢铁有限公司、首钢特钢有限公司等企业列为服务重点,定期联系,建立企业服务档案,跟踪了解企业在管理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严厉打击无理阻碍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妥善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推进企业改制进程;妥善审理金融纠纷案件,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二)强化民生司法,服务好百姓更富的新迁西建设。深入探索便民利民工作方式方法,让群众感受更便捷、更实惠的司法服务。妥善审理好土地承包纠纷等涉农案件,积极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和社区邻里矛盾;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充分关注贫困群众的司法需求,扩大救助对象,简化救助程序,对追索抚养费、赡养费、人身伤害赔偿金、劳动报酬等案件,以及农民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积极采取减、缓、免交诉讼费的措施,确保经济上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开展巡回立案、办案活动,切实方便当事人诉讼;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市场、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提高全民法律素质。高度重视涉诉信访案件,加强诉中风险评估和分析预警,加强源头治理,强化信访案件的批办、转办、督办、包案各环节责任,力争实现“老户归零、新户随清”目标。

    (三)强化和谐司法,服务好城市更美的新迁西建设。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全力保障拆迁工作顺利推进,为山区城市化样板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对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制定工作预案,依法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因拆违、拆迁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快立、快审、快结,且审理期间不停止执行,绝不让违法建筑的行为人利用诉讼打时间差、钻法律空子;对于无理取闹、暴力阻挠拆违、拆迁构成犯罪的,充分发挥刑事打击功能,坚决予以严惩。

    (四)强化人文司法,服务好生态更优的新迁西建设。始终坚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为山川秀美、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绿美家园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妥善审理环境保护案件,提高环境保护司法水平,严格执行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努力化解环境纠纷,充分保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依法支持节能减排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通过诉讼程序依法保障行政机关“关、停、并、转”措施的落实,行政相对人因此提出异议的,及时审查,快速审理,避免危害后果的扩大,积极运用司法建议、法律培训、法律咨询等手段,支持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履行环境监管职责,努力预防和减少争议的发生;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矿、乱砍滥伐、野外用火等行为,保护生态资源。

    (五)强化司法管理,为服务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打牢服务发展的内部根基。一是强化审判管理。进一步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制定并施行与23项指标相对应的适应我院实际情况的质效考核制度,力争使考核指标的设定比例与权数更趋于合理化;健全强化审限制度,严格把握程序转换、延长审限等审批程序,提高办案效率;建立对信访案件、发改案件、错案、瑕疵案件点评制度;建立审务督查制度,设立审务督查员,对各庭的审判活动进行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细化案件评查工作,杜绝瑕疵案件。二是强化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禁令,打造“让领导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法官队伍。三是强化基础管理。以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为契机,积极促进综合审判大楼的选址新建工作,积极启动诉讼服务中心、洒河桥法庭的新建工程,力争早日建成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综合审判大楼,建立优质工作环境,助力审判工作开展。

    三、搞好职能延伸是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平台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法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院要在完成好常规审执任务的同时,不断拓展审判职能,搞好职能延伸,全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一)建立完善矛盾纠纷预警工作机制。通过对审判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总结分析、态势把握,对社会出现的犯罪情况动态、民事争议变化、行政行为违法违规和不作为等情况进行预测,对案件信访倾向、当事人过激行为、群体性纠纷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向党委、政府反馈社会矛盾发展变化和社会治安状况,以作为党政决策的依据。对敏感案件、重点案件提前制定处置预案,妥善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消除不稳定隐患,将社会矛盾、过激事端消解在萌芽状态,为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二)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及时通报行政案件受理和审理情况,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提供法律意见,探索建立“行政案件点评会”制度,就重点行政执法领域中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实践中的难点、特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与有关行政机关共商解决对策、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注重与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提供管理建议,确保运行规范。

    (三)不断强化司法宣传工作。加强法律、司法程序和诉讼知识的宣传,扩大加深公众及当事人对法律和诉讼知识的了解,扩大裁判在社会公众和当事人中的可接受度,促进服判息诉,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增强司法途径解决社会矛盾与纠纷的彻底性。组织干警上街开展法制宣传日、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题法制宣传活动;组织村治保主任、乡综治人员、机关工作人员旁听刑事案件的审判,结合案例开展法制宣传;选择典型案件在县电视台公开报道,开展形象的全民法制教育;选择有影响案件公开宣判,通过警示教育,营造全民守法氛围。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法院)



责任编辑: 张红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