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让服务窗口洒满爱的阳光
——记陕西省西乡县公安局沙河派出所户籍室先进事迹
作者:代立晖   发布时间:2013-01-11 10:40:34


    陕西省西乡县公安局沙河派出所辖区面积352 平方公里,辖沙河、私渡两镇,常驻人口四万七千余人,现有民警9人,其中户籍民警1人。该所在上级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始终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观念,实实在在地为民排忧解难。

  户籍室是公安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也是群众了解公安工作的一面镜子,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该所户籍室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细腻、温馨的服务。

  树争先之志,树立文明窗口形象

  该所高度注重提高户籍民警的综合业务素质。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要求,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和服务能力,塑造公安服务窗口新形象。

  开展户籍民警业务大练兵。户籍民警将业务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从应知的基本知识、应会的基本技能、应有的基本体能入手,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锻炼,着重抓好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利用上级业务部门领导进行辅导等机会,开展户籍业务、各类礼仪、普通话以及外事知识等培训。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从户籍民警的言谈举止、着装仪表、服务 态度、环境卫生等细小问题抓规范、抓养成。

  谋服务之策,建章立制促发展

    沙河镇位于西乡县最西部,与城固、洋县毗邻,阳安铁路、316国道和十天高速穿境而过,人口流动较为频繁。沙河派出所户籍室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己任,大胆谋划服务举措,以建章立制为主线,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沙河派出所坚持以制度抓队伍,相继制订了《民警工作职责》、《考核办法》、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多项内部工作管理制度。强化警务公开制度,将工作流程、职责范围、检举投诉电话等公布于众,同时聘请政府部门、社区干部、学校教师、普通群众等各界人士担任行风、警风监督员。要求民警上班时一律着警服,佩带上岗证,站立式服务,双手接递办证材料。每月从服务形象、环境形象、办证质量、文明用语、群众反馈等方面进行考核评比,考核成绩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依据。

    2、健全为民服务规范。针对群众反映的户口办理门坎高、不透明、审批程序和证明材料繁琐等问题,户籍室认真研究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总结梳理以往户口办理工作程序,在不违背规定的前提下,简化审批程序和证明材料,,明确了常见的15种户口在群众申报时当场办理,11种户口在5个工作日内由派出所社区民警调查核实后即予以办理,8种户口须上报公安局审批,并以“便民条”形式一次性告知群众。同时还严格推行首问责任制,明确规定“窗口”民警是接待办证群众的第一责任人,把群众的事情问询好、记录好、答复好,绝不让群众跑空趟、走弯路,以优质的服务和严谨的作风让群众真切地感到满意。

    3、改善硬件软件建设。在党委政府和局领导的重视支持下,沙河派出所在2007年新建了办公楼,户籍室拥有独立的办公用房和照相室。户籍室柜台设立了现场办公告示栏、服务指南一览表、便民服务箱,添置了桌椅、笔纸、老花镜、饮水设备、等物品,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严格执行微笑服务和文明用语,对群众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张椅子让座,一句好话问候,一杯茶水暖心,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还组织民警到银行、劳动部门等办证机构体验办证经历和办证感受,进行换位思考,改进服务措施,使群众到户籍室办事如同在家一样亲切、温馨、方便。

    三、闯率先之路,创新举措增动力

     沙河派出所户籍室民警坚信“为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次次地将荣誉作为为民服务的新起点,在创新工作方法上下功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改起,推陈出新,在创新中追求新的发展,相继在全市、全省推出了首创性的举措。

    1、推出“全天候办证”。为了方便群众,户籍室在推出了全年无休息日、早八时至晚六时的十小时工作制。这一制度的推出,合理引导了所辖区域内不同需求群众的时间安排,提高了办证效率,避免了长时间排队或拥挤现象的发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全天候办证中心”。

    2、创建“三四五”优质服务工程。沙河派出所户籍室创建了“三四五”优质服务工程,即“三声服务”——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四心接待”——接待要热心、解释要耐心、工作要细心、服务要真心;“五个一样”——忙时闲时一个样、份内份外事一个样、熟人生人一个样、领导群众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一个样,为群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办证氛围。

    3、 开辟办证绿色通道。为了解决特殊群众的办证问题,户籍室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为现役军人、七十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孕妇等对象,提供快速服务。

  在高考、公务员报考等期间,适时增加警力,急事急办。2011年12月25日晚9时,几位来自河北的外地人来到沙河派出所,想给一位亲戚办理迁户手续,虽然当时是周末,而且户籍民警已经回汉中老家了,但因为几位河北的客人第二天早上还要赶往西安,户籍民警放弃了休假,从汉中赶来为河北的客人办理了手续,受到他们的连连称赞。2012年6月6日晚8时,已经下班的民警突然接到一位心急如焚的考生电话,说明天要参加高考,身份证却丢了。民警马上与户籍地派出所联系,在核实情况后立即为他补办了证件,使他第二天顺利走进考场。

    四、聚民警之力,倾情爱民得人心

  沙河派出所户籍室始终把微笑献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户籍民警更是把“人民满意”作为户籍室工作的唯一追求,始终将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目标,将群众的满意作为最大的心愿。

    户籍室建成以来共接待群众咨询4余万人次,办理户口3万余件,办理发放居民身份证4万件,开具户籍证明1万余份,为社区等相关单位提供各类人口信息8余万条。户籍室每天接待群众约30多人次,回答群众的电话咨询10多次,户籍室仅配备了一位民警,但即使在如此繁重的工作量面前,民警每次办证或接待都保持了优良的服务,无一例有效投诉。

    1、排民忧、解民难,热心助民。户籍民警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帮助群众解决户口办理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群众的户口存在资料出错、办理证件不全、长期人户分离等问题,受理民警总是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想群众所想,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2、相继推出提升服务质量的便民措施。推出了对烈军属、离休干部、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为七十岁以上老人和不识字者提供代笔服务;对因电脑操作或工作不当造成的差错实行上门纠错;开展户籍咨询;证件限时承诺办结,等等。2003年9月,公安部、省公安厅出台户籍管理便民措施后,户籍室编印了上千份宣传资料下社区进居民家门开展宣传。同时,根据群众的需要推出了缩短办证审批时间、扩大服务范围、提供服务指南三项便民措施。今年以来,户籍民警利用休息日走访了辖区内的所有村、社区、单位,调研常住人口的实际居住情况和户口管理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夯实基础工作

    3、在继承中创新,争创优秀业绩。脚踏实地,齐心协力,忘我工作,这是沙河派出所户籍室的优良传统。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户籍民警以高度的责任心,一次次地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2006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全面推开,户籍室规范了信息采集、新证发放、旧证收缴及户籍动、静态项目修改等系列操作程序,对人像采集、信息合成、证件发放等重要环节实行定人定责。针对群众不喜欢换证程序过于复杂的心理,整合了相关工作环节,制定出户口核对、工本费交纳、本人拍照、照片确认等一套方便、快捷的换证流程。对路途较远的群众实行二代证发放上门服务,对年老或行动不便的居民,实行专车接送服务,高质量地完成了“二代证”换发工作,并在全市户口核对和人口信息数据质量考核评比中名列前茅。

  “为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是由于这种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沙河派出所户籍室各项工作能够经常保持创新、进步和发展,赢得党和人民的赞誉。户籍窗口充满阳光和微笑,极大地鞭策着这个集体不断朝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前进。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