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司法公正铸法魂 一心为民促和谐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打造一流业绩纪实 作者:吴梁 发布时间:2013-03-04 10:24:26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人民法院永恒的工作主题,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从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司法水平和队伍素质建设等突出问题入手,通过抓管理、练内功、强素质、树形象,赢得社会各界认同和肯定。
该院先后获集体一等功、四川省服务灾后重建先进集体、绵阳市指导人民调解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2012年度,该院审判质量、司法民生、基层基础等多项综合指标在绵阳市11个基层法院中排名第1。 打造“铁案工程” 北川法院严格常规评查,构筑动态监控体系。修订完善《案件质量评查细则》,实行一卷一评、一卷一表,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讲评制度,对流程时限、事实认定、证据采信、适用法律、庭审程序、文书制作、文书送达、装卷归档等方面进行认真评查,全力打造“铁案工程”。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陈保良说:“2012年,我院深入开展“案件质量年”活动,从制定操作规范、常规评查、重点案件评查入手,进一步强化审判执行规范化,促进公正廉洁司法。” 该院推行回访案件当事人制度,每月随机抽取30起案件,对案件当事人特别是败诉方当事人进行回访,对回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认真解决。深入评查二审再审改判案件,对上级法院二审改判案件或发回重审案件、本院再审改判案件、引发上访的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均由立案庭负责登记,由审管办进行认真审查,查找案件存在的问题。对评查中发现法官在承办案件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情节严重的,移送院监察部门追究其责任。 破解“执行难” “执行难”,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法院工作的发展和公平诚信社会的建立。怎样破解执行难?是迎难而上、敢想敢试还是畏首畏尾、徘徊不前?北川法院不观望、不等待,创造出了破解执行难的“实践法庭”通过创新机制,联动执行,温情执法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该院执行局负责人杨厚全说,基层法院执行工作重点不单是执行有财产的案件,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好。这恰恰是执行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要求执行人员耐心、不厌其烦地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在执行一起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时,15名农民工眼看春节临近,却拿不到一年的工钱,情绪十分激动。杨厚全一边迅速查封建筑公司的机器设备,一边来回奔波,反复细致地做建筑商的思想工作。37万元工资款很快发到农民工手中,农民工情绪得以初步稳定。随后,带领执行干警赶到该建筑公司总部,划拨了剩余全部执行款,15名农民工在连声道谢中,踏上了回家过年的路。 该院建立联动制约机制,让“老赖”无处遁形。针对被执行人拒不履行裁判文书确定义务,隐匿、转移财产,逃避可抗拒执行的,该院根据被执行人负债性质、标的金额等“对症下药”,与工商、土地、审计、税务、金融等多个部门联手,织就“天网”;针对涉及县直各局委、企业、乡镇政府案件久执不结的问题,及时向县委、人大汇报,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使执行工作的协调从组织上得到保证。 便民“三字经” 面对群众的新需求,以及审判工作的新局面、新要求,该院按照“调解优先、以调为主、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司法要求,积极发挥司法能动性,在“调”、“和”、“了”字上做文章、求效果,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 以“调”为主线,建立多元化调解机制。利用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优势功能作用,坚持工作重心前移,注重源头治理,完善“诉调互动互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设立了专门的“调解工作室”,组织民调或委托社会法庭在立案前先行调解。 以“和”为目标,保障群众安居和谐。“把温暖奉献给群众,把辛苦留给自己”,这是该院法官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在该院,每位法官都随身携带记录本,及时记录着当事人的信息和案件情况,经常到当事人家中进行回访,促使他们自觉履行到期义务。根据案件的不同类型,当事人的不同性格,总结出“一听二看三心四化”调解法,通过听倾诉、看证据、看起因,用谈心、交心、公心,感化心灵、转化认识、融化隔阂、消化争议,化解了大量的民事矛盾和纠纷。 以“了”为切入点,因案制宜定分止争。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化解纠纷,该院实行了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对年老不识字的当事人实行口头立案,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实行电话立案或上门立案、开庭;对工作日诉讼不方便的当事人,实行晚间开庭、假日开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困难群众减、免、缓交诉讼费用,让有理无钱、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一年来该院共救助案件申请人15人,发放救助金额11万多元。 “五项管理”创一流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法官队伍是做好法院工作的根本保证。北川法院以绩效考核制度为着力点,从司法政务、司法审判、司法业绩、司法队伍和司法行政等五个方面,全方位强化法院管理。 该院从抓管理入手,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提升法院形象的“牛鼻子”,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以制度建院,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涵盖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后勤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在考核运行上,该院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将管理目标条款化、数字化、分解化,对案件质量和效率、政治业务学习情况、考勤情况、车辆管理、开庭规范性情况等定期进行检查和通报,促进了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
纪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