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官心境
作者: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 卢新潮 发布时间:2013-04-01 16:43:12
寒夜冷森,对着天宇澄明,灿然星光,再也忍不住拿起纸笔,写出一个刚刚步入法院系统的青年干警心中的法官情节,并试着用点滴思绪,真诚感悟去勾勒出理想中的法官素养。
我常常暗夜揣摩,苦思冥想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最终,我得出了以下心得。 首先,我觉得我们要学会倾听,带着公仆应有的那份虔诚,倾听原告隐忍许久的诉愿,倾听被告难于启齿的苦衷,倾听公众对是非曲直的评断,倾听学者对法理精髓的探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真正走进人民的内心深处,才能以心交心,以诚换诚。当然倾听决不意味盲从,合法合理合人心者,从之,违法背理乱人心者,弃之。总之我们要用对法治的信仰,对法理的忠诚去分辨良言恶语,去离清青红皂白。 其次,我们要时常自省。古人尚能一日三省吾身,我们岂能放纵心魂。我们要常常俯下身子,和自己的心灵谈一次心,真的,不需关闭电脑、手机,不需关闭一切世俗的聒噪,只需敞开心扉,你的灵魂便会自动走出,接受真理的洗涤,真的,只要你是真诚的,只要你想得到真诚。 我们要扪心自问,究竟你用十年寒窗去追逐的是物质的安逸还是精神的富足,是一己的私利,还是人民的福祉,是随波逐流,没有原则性的放纵还是司法女神手中那神圣的天枰。我想不需回答,我们将义无反顾的选择后者,选择精神的富足,选择人民的福祉,选择女神天枰后的正义。荀子说,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吗,不正是独角兽守护千年的正义吗? 学会倾听,让我们从善如流,用苦口良药医治社会的顽疾,经常自省,让我们无欲则刚,在原则问题上,横眉冷对千夫指,在人民福祉上,俯首甘为孺子牛。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于倾听和不断自省只是培养法官素养,养成法官浩然正气的前奏,最重要的还是用心践行,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履行法官的光荣使命。 让我们走出去,将巡回法庭带到田间地头,去体味泥土的气息,点一杆旱烟,与老农共品酸甜苦辣,抑或到工矿厂房去触摸机器的温度,从劳工的心跳中把握中国工业的脉搏。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鱼水相融,才会有真正和谐的司法环境,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法治中国。 让我们试着去改变吧,用一抹和善的微笑,给百姓送去血浓于水的亲情,用一个真诚的“请”字,让百姓体味到公仆的热情,用一杯暖暖的茶水,去融化百姓心中的烦躁。我相信只要我们以诚相待,人民定会还之以诚,只要我们以心相待,人民定会还之以心。 我始终觉得一名合格的法官,心中必须带着对人民的感恩,对法律的敬畏,对职责的恪守。唯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民消得人憔悴,才配的上人民公仆的神圣使命。 法治信仰,平民情怀,国际视野,中国立场。我想这是新时代的法官应有的格调。 责任编辑:
李亨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