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邯郸市邯山区检方"三招"遏制城中村刑案高发势头
作者:李冬良 发布时间:2013-11-08 16:14:48
“城中村”在解决城市外来人口居住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成为城市刑事案件多发区域。去年,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304件,发生在“城中村”的刑事案件达181件,占比63%。邯郸市邯山区检察院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以防为主”的综治工作方针,与公安局、村委共同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邯山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邯山区地处邯郸市南部,辖区内共有罗城头村、干河沟村等15个“城中村”,数量多,情况复杂,治安秩序较为混乱,发案率明显高于城区其他区域。原因是“城中村”出租房多,居住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闹事、抢劫、强奸、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办案人员统计发现,每年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作案者中,外来人口占到七成,尤其是“两抢一盗”多发性侵财类案件,外来人员犯罪尤为突出。 从犯罪类型上看,以暴力型犯罪和财产型犯罪为主;犯罪人群身份具有“三无”特征,即无固定工作、住址、收入。办案人员认为,“城中村”乱象亟须根治,但整治难度大,其中涉及户籍、土地利用、村民自建住房等多方面矛盾。首先是“城中村”人口管理措施运作乏力。人口信息采集机制不畅,手段、途径单一,外来人员的住址、工作单位变动,违法犯罪前科情况等动态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城中村”外来人口基本上处在无序流动的状态,没有部门牵头进行管理,这些外来人口究竟从事什么职业、居住在哪里,没有确切的信息。第二,经济因素制约。“城中村”的特点是村民们无地可种,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出租房屋,而大量人口涌入催生了出租屋和小旅馆业壮大,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混迹其中。如“城中村”干河沟外来人口是常住人口的5倍,“两抢”案件多发生在村口附近。 邯山区检察院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以防为主”的综治工作方针,与公安局、村委共同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运用“三招”,取得显著成效。第一招:实行分级管理加强三类对象管控。一是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职业、经济来源不明、交往复杂的人员,提供不出身份证明、逃避办理暂住证人员的重点管控;二是加强从事歌舞厅、美容美发、废旧品回收等服务业人员的特殊管控;三是加强常住居民和有比较固定经济来源的外来人口的一般管控。第二招:增强协调管理加强群众防范意识。积极与村“两委”、用工单位协调沟通,以服务、保护为手段开展管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第三招:施行惠民措施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在“城中村”设立法律咨询点、检察室,建立农村法制课堂,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为外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加强对来邯人员的法律援助工作。截止10月份,邯山区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224件,其中“城中村”刑事案件79件,占比35%,同比下降28%。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