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检察院> 检察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温州海鹤药业前董事长戴育仁涉两宗罪被起诉
作者:裘立华 韦慧   发布时间:2013-12-16 09:17:54


    将340多年老字号企业作为敛财工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共计5亿余元,12月13日,记者从温州市检察院获悉,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前董事长戴育仁已被温州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温州中院将择期开庭。

  今年44岁的戴育仁年轻时学过裁缝,来温州前曾在东北及内蒙古等地做服装生意。2006年前后回到温州。此后两年,他多方筹钱购买大量写字楼和商品房。

    其间,戴育仁分别以1.2亿元收购有着34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海鹤药业,9000万元收购温州兴瓯医药有限公司。海鹤药业被戴育仁接手后,不仅没有走出困境,反而被一步步推向深渊。

  公诉机关指控,2007年至2010年4月期间,戴育仁以投资企业、资金周转等名义,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向社会上十多名不特定人员非法集资,总金额4.7亿余元。其中,最多的近1.6亿元,最少的也有350万元。案发前,戴育仁通过银行转账或以房产、车辆抵债等方式支付利息及部分本金共计5亿余元。

  去年5月1日,戴育仁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温州鹿城区公安分局刑拘,12月7日被鹿城检察院批捕。2013年5月2日,鹿城区公安分局以戴育仁涉嫌集资诈骗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另据介绍,2010年2月,戴育仁大量集资后无法支付本息,后由张福林代为偿还集资款2亿元,并由张福林接管有着巨额债务的海鹤药业、兴瓯医药。同年4月,张福林退出海鹤药业、兴瓯医药。在此期间,戴育仁又以5亿元的虚高价格将海鹤药业和兴瓯医药两个包袱甩给了叶可为、张君平,然后向重庆转移。

  据介绍,在接手海鹤药业过程中,由于资金困难,叶可为、张福林、张君平等三人先后均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后均被逮捕。

  公诉机关认为,戴育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又在资不抵债情况下,隐瞒资金的真实状况,继续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数罪并罚追究其刑事责任。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霄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