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福建两校长将“黑手”伸向学生营养餐
作者:吴亚东 发布时间:2014-01-21 13:59:45
近年来,由于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大量农村中小学生在校住宿就餐,国务院随之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国各地也相继试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并投入大量营养补助资金。 然而,在校学生受益的同时,一些学校行政人员、办事员却将贪婪之手伸向了营养餐费,利用学校食堂监管漏洞,虚报套取专项资金,克扣降低膳食标准。2013年,福建省永安市检察院先后立案查办了永安五中、七中校长及相关管理人员涉嫌贪污贿赂窃案3件6人。 营养餐里暗藏“猫腻” 2012年9月,永安市检察院控告申诉举报室迎来了七八名来访群众,集体反映永安五中的营养餐问题,情绪非常激动。 “明明公示有鱼丸、肉丸,但学生根本没有吃到这些东西。”这些举报人气愤地说,“同样的伙食标准,学生在食堂吃的伙食比原来吃的差多了,之前早餐有牛奶,但开学至今学生还没有喝到牛奶。” 听完群众的陈述,控申科负责人凭着丰富的办案经验,敏锐意识到营养餐有猫腻。 据了解,学生每天缴纳5元伙食费,同时政府对农村寄宿生给予每人每天3.5元的生活补助,2011年9月起永安市政府补助提高至每人每天7元,学生缴纳伙食费及政府补助款均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而实际上,该校食堂每天供给学生的饭菜成本不足6元,远达不到12元钱的标准,伙食费都到哪去了呢? 校长动了歪心思 永安市检察院经过一番全面细致的调查取证,营养餐变差的真相慢慢浮出了水面。 原来,2010年9月,永安五中将对外承包的食堂收归学校管理,实行零利润经营。作为该校食堂的原承包人罗永朝等3人只能每月定期领取工资,负责学生伙食、食堂卫生等,而采购、验收食品则由学校指派教师负责。 这样一来,相比以往承包食堂所赚取的利润,罗永朝等3人心有不甘,觉得“亏大了”。于是,他们找到了校长林建华,“我们工资收入都给你,食堂还是继续让我们承包。” 在利益的驱动下,林建华默许了。 此后,食堂食品采购、验收均由罗某朝等3人负责,他们利用时令蔬果的价格波动性获取价格差价并虚报数量,继而通过虚列支出、开具假发票、做假账等手段套取资金达30万余元,食谱品名不符、食品短斤少两,大幅克扣、降低学生膳食标准。 经过缜密核查、掌握相关证据后,永安检察院将正在结账分赃的食堂经营者罗某朝等3人抓获。在事实面前,林建华很快就交代了非法套取套取专项资金1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并退出全部赃款。 2013年8月20日,林建华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罗永朝等3人也以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至10年不等。 在查办永安五中贪腐窝案时,罗永朝还供述了其在永安七中经营食堂过程中向校领导行贿的事实。尔后,该校校长林梓彬和总务处主任林芳思向永安市纪委投案自首,因受贿数额较小,两人均被法院判决免于刑事处罚。 检察建议堵“漏洞” “这种案子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食堂经营管理人员勾结校方人员形成利益团体,二是其犯罪形式主要表现为虚列支出套取专项资金。”永安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剑平说,案子虽然了结,可检察院并没有就此划上句点,而是将更深层的思考指向了如何采取措施防微杜渐。 李剑平认为,要防止营养餐费被侵占,必须扩大学校民主监督范围,解决当前存在的校长一人决定、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学校应指派两名以上教师分别负责采购、验收环节的监督检查,并实行按月轮换,避免双方因长期合作形成固定利益链。 “我们分别向永市教育局和发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教育部门对全市寄宿制中小学食堂及劳动基地开展专项整改活动。”李剑平说,检察院建议学校实行校务公开,要成立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及教育部门组成的清算小组,资金收支情况须经清算小组代表审核签字后统一报账,并将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发出检察建议后,永安市检察院还不定期到发案单位进行回访。如今,永安五中和七中食堂菜品丰富,营养均衡,师生家长都一致反映膳食标准大幅提高,“与以前相比,现在天天都像过节,在学校吃得比家里还要好。” 来源:
法制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