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民商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涉诉交通事故行为人心理和生理因素分析
作者:罗君君   发布时间:2014-02-18 14:32:16


    分析多数涉诉交通事故案件得知,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无不与行为人的因素相关。在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对交通事故的产生一般会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大多数的交通事故,驾驶员负有同等以上的责任。本文从驾驶员的心理导因和生理机能两个方面分析驾驶员本身对交通事故触发的原因,为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分配提供参考。

    一、心理因素

    交通肇事被称为刑事犯罪中的“过失之王”,其心理状态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当然情绪情感因素也是影响交通事故的心理因素之一。

    1、心理状态层次中的疏忽大意因素。由于疏忽大意没能预见,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疏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未能充分地把自己有关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应所指的对象。其心理活动处于动摇、松弛而不稳定的状态;另一种是人在某段时间里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从应指向的事物完全转向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上去。交通肇事中疏忽大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信息超载。当下我们每天都处在一个被大量信息包围的社会,信息超载问题是当今社会大部分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当一个人的认知信息负荷过高时,个人的心理负担也就增加,从而加大了人们神经和心理上的紧张和疲劳程度,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差错和过失的可能性增大。

    具体到交通行驶来说,当一个驾驶员行驶到一个四叉路口处,他所要面临的是来自三个路口的行人和车辆以及红绿灯的变化,如果此时驾驶员正在接打电话或与乘客攀谈,他此时肯定处于一种信息超载的状态,他的大脑已经不能同时处理谈话和驾驶两个需要高度注意的事件,而此时很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他在谈话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红灯的出现而直径朝路中心开过去,这就意味着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会增加。

    对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不同年龄段的驾驶员受外界干扰因素也有所区别。年轻驾驶员由于自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微信、QQ聊天等已成为年轻人交流的主要手段。随时随地手机聊天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习惯,即使在驾车时他们也会不断地查看手机信息从而造成开车的分心,而又由于自身驾驶经验和技能的不足。这种看似轻微的疏忽往往又成为导致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2、心理状态层次中的过于自信因素。过于自信指的是行为人心理存在一种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轻信这种结果能够避免的矛盾心理。这种认识的错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过低地估计了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因素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技术、经验、体力、措施的有效性。在交通事故中,有部分事故的驾驶员是有数年驾龄的经验丰富人员。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过于自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轻信能够凭借娴熟的技术处理复杂的交通环境,但往往交通环境的复杂性使他们不能从容的应对。

    对于驾驶技术的自信,虽然多见于一些年长并有着丰富驾龄的老司机,但是近年来随着年轻驾驶员交通事故的频发。尤其是部分肇事案都以高速行驶为主。性别不同对驾驶的信心感也有所不同,男性相对于女性自信心显得更加充足,虽然年轻人在驾驶能力上经验尚不足,但由于自身特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质往往敢说敢干,驾驶时自主意识较强。冲动的个性使得他们的驾驶行为往往处于危险中.例如飚车、醉酒驾驶等,所以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就增大。

    3、情绪情感因素。根据普通心理学原理,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情绪会让我们回避对某一问题的深思熟虑,但这可以使人对外来信息尽快做出反应,也许会导致非理性的、愚蠢行为的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抑郁、恐惧、悲伤、愤怒等会抑制人的各种认识活动,表现出无精打采、感知迟钝等疏忽大意行为。在主体的需求和动机得不到满足时,其情绪往往不受控制,往往会在冲动的状态下不顾后果地实施行为。如果某些驾驶员把家庭、工作上的矛盾对其情绪的影响带到行车中来,就会在行车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所以,稳定的情绪能给驾驶人员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不为外界因素所干扰,能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去完成驾驶任务,消极情绪会影响驾驶人员的技能的正常发挥,使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幅增加。

    二、生理因素

    驾驶员的生理反应也对其行车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对驾驶员的疲劳度、生理节律、酒精作用和视觉影响等生理因素进行了研究。

    1、疲劳度。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连续驾驶作业后所产生的各种生理或心理功能以及驾驶操作效率暂时下降的现象。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主要是情绪的烦躁。从生理角度来说,造成驾驶员生理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睡眠不足、长时间驾驶和药物刺激的因素。当驾驶员睡眠不足时,行车疲劳度增加,这时会感觉迟钝,操作不协调,四肢麻木,瞌睡不断,处理情况时往往判断失误,这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其次,有的驾驶员由于长期处于坐姿驾驶状态,生理机能发生极大变化,久而久之会出现精力衰退,反应能力降低等危险情况。最后,很多驾驶员由于睡眠不足也会产生神经衰弱的毛病。因此长期服用镇定剂等安神的药物来克服。但是镇定剂、止痛剂等药物会破坏人的意志调节作用,产生消沉的情绪,降低注意力和集中力,继而对驾驶安全产生影响。

    2、生理节律。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有时体力充沛,精神饱满,而另一些时候却又感到浑身疲乏,情绪低落。这种体现人体随着时间作周期变化的各种行为的生理的、心理的现象.叫做生理节律。这个生理周期分别经历了高峰期一最高潮日一下降临界日一低潮期一低谷日一上升临界日,其中两个临界日前后l一2天叫临界危险期。当人的智力、体力、情绪三种节律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时,人就会感到体力不济,精神萎靡,对高速运行的车辆和复杂的路况会作出错误判断和错误动作,这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认识生理节律并做到合理利用,在低潮期和临界期间充分休息并且驾车更加谨慎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3、视觉影响。视觉敏锐度对驾驶环境的影响是重要的。根据统计分析,感官器官给驾驶员提供的交通信息量比例如下:视觉占80%,听觉占14%,触觉占2%,嗅觉占2%。透过车窗玻璃观测到的客观信息构成了驾驶员需要处理的主要信息。在一些老龄驾驶员中,由于他们的生理机能下降、视野范围降低,某些人员出现散光等症状,所以对于光线的反映程度与年轻人不同。对物体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清。此外,在夜晚行车过程中车前照灯和雾灯的突然照射会造成眩光的影响.这时驾驶员会本能的闭眼或移开视线,而视力从眩光影响中恢复过来。据测定从亮到暗需要6S,从暗到亮需要3S。这就给司机由于短暂的视力受损而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巨大的隐患。而如果驾驶员本身有视力上的缺陷如色盲或色弱,则更加大了车祸的风险。酒后驾驶也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邵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吕东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