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静安区检察院搭建平台创建学习型公诉队伍
作者:严瑾丽 发布时间:2014-02-20 15:33:24
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秉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坚持深化学习效果,公正廉洁执法,延伸司法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的优秀公诉团队。2013年,该院一举荣获上海市优秀学习团队称号。 针对队伍年轻化的特点,该院为公诉团队搭建了学习平台。公诉小组成员平均年龄29岁,14名成员均为党员,其中硕士学位11人。为此,公诉小组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开展“公诉论坛”,邀请院校教授、检察业务专家辅导授课,累计组织各类学习活动30余次,并定期组织干警列席“主诉官联席会议”,有力提高干警对案件的承办研判能力,加速业务成长。同时,开展“今天我主讲”活动,坚持把每周学习例会交给干警轮流主持,让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入脑入心。2013年,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系列主题活动,该院变单向传达为互动交流,使教育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开展“公诉沙龙”,新、老公诉人经验交流,让干警分享感悟,传承职业精神,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 同时,针对公诉队伍经验缺乏的特点,该院还为其搭建共享学习平台。公诉小组成员普遍处于作风的形成期和经验的积累期,为此,公诉小组依托多种形式,实现知识共享与深度交流。进行“一对一带教”,邀请院领导、资深检察官与干警“一对一”结对带教,分别为干警量身打造带教方案,帮助干警走好“职业生涯关键四步”,提升业务能力,扎实工作作风;进行“岗位练兵”,积极落实“三基三抓”要求,组织听庭评议30余场,辩论、演讲比赛等其他形式的岗位培训活动20余次;进行“挂职锻炼”,选派2名优秀干警到上级院挂职,跟随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学习疑难复杂案件、新类型案件的办理,在言传身教中提高业务能力。 针对公诉小组成员缺乏与基层民众“打交道”的经验这一情况,该院还为其搭建实践学习平台,使公诉小组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一方面选派2名干警到基层部门,开展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并深入社区举办多场法制宣传讲座;另一方面在办案中注意引入社会力量,如邀请“柏万青工作室”参与刑事和解等工作,力争让干警在实践中磨练、在实践中加强,切实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来源:
正义网
责任编辑:
李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