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以案说法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以案例为视角浅析婚内借款行为的效力
作者:李光杰   发布时间:2014-04-04 11:10:12


    【案情】

    刘某(女)与张某于2007年6月6日自愿登记结婚。2008年5月28日,张某向刘某出具了一张借条,借条载明:“今向刘某借币伍万元整,按银行利息1.5%还息”。 刘某与张某于2009年7月由法院判决离婚并分割了双方的共同财产。后刘某于2010年4月11日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偿还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借款本金5万元及其利息。

    【分歧】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借款效力如何。形成四种不同的处理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双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订立的借贷关糸合法有效,被告理应偿还该笔借款;

    第二种意见认为,对于婚内借款行为,仅是夫妻双方管理共同财产的一种手段,而非夫妻双方对于个人财产的一种约定,不能仅仅依据借条直接确认借条所记载的借款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因此,被告不需要偿还该笔借款。

    第三种意见认为,婚内借款行为系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原被告之间的借款关系成立并有效,应受法律保护。婚内所借款项应认定为原告的个人财产,在被告没有证据证明其将该款项或基于该款项而产生的收益用于夫妻或家庭共同生活的情况下,被告应当全额偿还该借款。

    第四种观点认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借款性质仍是借贷关系,一般而言,婚内借款合同的效力应为有效,但是要认定婚内借款关系是否成立,不能单独仅凭夫或妻出具的“借条” 而做简单的认定,还要结合具体案情,比如看是否实际发生过夫或妻一方将自己个人所有的款项出借给另一方的事实。但是该案中,原告并没有证据证明该款项是其个人财产,因此被告不需要偿还该借款。

    【评析】

    笔者倾向于第四种意见。理由如下:

    1、婚内借款合同有效。作为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应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本案中原、被告双方都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因此借款合同的主体是适格的。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即生效。因此,虽然该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为夫妻关系,但是这并不影响借款合同的有效性。

    2、原、被告双方对婚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的约定不明。首先,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笔者认为,仅以借条就认为对夫妻财产处分的约定是有失偏颇的。同时,原、被告双方在离婚诉讼中并没有提出双方曾有对如何处分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的约定,恰恰相反,他们在离婚诉讼中的财产都是按照夫妻财产共同所有来分割,而且也没有提到过该借条上的财产。因此,仅凭借条不足以认定原、被告双方是对个人财产的一种约定。

    3、婚内借款关系是否成立的前提是该笔款项是否为原告刘某的个人财产。虽然原告在本案审理过程中,称该笔款项是其从亲戚朋友处所借而来,但是其并没有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该款项的来源。既然原告刘某不能证明该款项属于他人所有,也不能认定原、被告双方有约定夫妻分别财产制,且刘某也没有主张该笔款项是其个人的婚前财产。那么原告刘某与被告张某之间的事实上的借款关系则无法证明。作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都有权支配,因此,第三种观点就不能成立,被告张某也没有义务归还该笔款项。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东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吕东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4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