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院长论坛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和谐,从心性出发
作者: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曲海滨   发布时间:2014-12-31 10:07:10


    好书总会让人掩卷而思,或触动心事,或引发思考,《医之心》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书中,每一位专家从自己的执业经历中撷取一二,娓娓道来,见心见性。

    医患关系是当下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不仅是医疗矛盾的集中投射,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紧张与诸多职业群体内心焦虑的反映。《医之心》一书聚焦于医患关系,却并非简单地写医德和医风,也不是概念化地描述医患关系的构建,而是通过对生命敬畏和对健康渴求的真实记录,通过医患间特殊的人际关系甚至是“生死”之交,反映了人与自我、他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应然图景,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作品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29个专家的执业故事,更像是作者与自我心灵的对话。这里面,既有医生对患者病魔缠身的怜悯情怀、对家属不理解甚或误解的隐忍担当,也有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依赖,更有医患间的互相牵挂……在《搏心》这篇文章中,张抒扬医生如此感慨:“一个大病,医生的压力并不比患者小。一个治疗方案的抉择,医生的纠结只会比患者多。纠结,是仁心与风险在搏击,而搏心,是仁术之心的另一种表达。”在《幸福:给绝望带去希望》一文中,余可谊医生写道:“做一个医生是幸福的。幸福的是,我们在阅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乃至一次次纠结的历练中,常常给绝望的患者带去希望。”这些故事和感悟,让我们真实地走进了医生这一职业群体的内心深处。

    《医之心》也是对当下医患关系及人际关系的反思之作。谭先杰医生在《服务的第一界面》中认为,“良好的医患关系,除了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国家的投入,需要有责任的媒体和正确的舆论引导,需要社会对医学复杂性和局限性的理解,而医者能做的,就是修炼自己、做好自己。”赵国光医生在《疾苦》中谈及自己对患者的理解,“家境贫寒患者身心承受的痛苦,我们无暇顾及,无暇去了解,但作为一名医生,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去倾听,可能会直接影响心境甚至治疗方案的抉择。”这种静下心来反思医患关系的态度,对医生乃至其他职业群体,都是一种启迪。如果公众都能放平心态,尊重科学,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医患关系就会回归和谐,医疗环境将会更加健康有序。

    《医之心》还是指导年轻人成长进步的人文之作。人们常讲,“三分能力,七分责任”,医生也常引用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些说的都是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问题。《医之心》用平实的故事,谈到了倾听、沟通、同情心、责任感等职业感悟。王文珍总护士长在《时刻准备着》一文中说,“在每位护士成长的背后,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患者,因为大家都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笨拙的操作,是患者的付出铸就了今天成熟的我们。”沈敏医生在《我的周一》中写道,“医疗水平的高低,不是决定诊治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还取决于医生是否有一颗对病人真诚的心。”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对于年轻医生成长的帮助自不待言,对法官主持正义、教师教书育人等,也不无裨益。

    从某种意义而言,法官和医生这两种职业有着诸多的共同点,二者不仅都需要精通专业知识,还拥有相近的思维方式和职业伦理:一个是每天书写病案,一个需要每天书记案卷。一个是以专业技术服务于患者,一个是以当事人权益的法律保障为立足点。我们的执业行为都与他人的切身利益关系重大,也都同样面临着公信力有待提高的困境。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作为法官,我们面对巨大的办案压力,面对一些当事人的不断信访,常常会同医生一样,感到内心焦虑甚至无所适从。而同时,当事人对公平公正的期待,矛盾纠纷的纷繁复杂,又让我们对法律和正义充满敬畏。因此,我将这本书推荐给我们领导班子的同事阅读,大家又推荐给中层干部阅读。这样做,既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体味“倾听”与“担当”,在审理医患纠纷案件时更客观、更公道,同时也希望法院同仁在面对医患等诉讼主体时更具人文情怀,处理相关案件时更怀公正之意,不断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仁心为怀、仁术为本,是医者;公正为怀、法律为本,是法官。和谐,从心性出发。对每一个案例的用心处理,对每一个个体的人的尊重,是医者与法官的相通之处,它传达的是生命被敬畏、人的尊严被尊重的和谐之美。



责任编辑: 吕东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