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官风采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敢与死神“叫板”的法官
——记河北省围场法院审判员王明
发布时间:2015-08-31 14:10:05


    熟悉围场法院王明的人都知道——

    他在审判一线,一干就是28年;他身患癌症,20年来却始终坚守岗位;他审案无数,调解结案率超过90%。

    食道癌、肝癌,同时伴有腹积水、胃炎、贫血等诸多疾病让他承担了太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与艰难,而他却始终以军人的风骨、党员的风范、法官的庄严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坚强,用不屈的信念与无私的奉献与死神“叫板”。

    他常说:“人的一生转眼就是一辈子,有失也有得。作为法官,我是幸运的,只要活着,我就要活出个质量,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铮铮铁骨 死神面前不皱眉——

    “群众一生可能只打一次官司,如果伤了他们的心,他们就会失去对法律的信任、对人民法院的信任。”

    1987年,带着做好一名优秀人民法官的梦想,王明被分配到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法院工作。在部队先后担任过排长、政治指导员、副营长等职务的他深深地知道,一个法官在他的工作生涯中,要审理成千上万件案件,但对于一个当事人来说,一生中可能只打一次官司,一次判决也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因而王明对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追求公平公正。

    就是这个信念,让他在审判一线一直坚守了整整28年。这期间,他每年出差办案均在120天以上,足迹踏遍了围场的山山水水、祖国的大江南北,办理的案件高达1080起,书写各类法律文书300余万字。

    1995年4月的一天,王明接到县水泵厂申请执行邯郸市某厂购销合同纠纷一案。接到案件后,他梳理一下案情,就决定立即出发。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早一天结案,心头的石头就会早一天放下”。

    “从围场出发,当行至庙宫水库路段时,他突然感觉胃里不舒服,停车后,吐了几口血,我一看就着急了,劝他回去检查一下,他却说没事,案子重要。”随行的同事说。

    当走到双滦区承钢附近时,破旧的车辆出了故障,需要更换轮胎。为了赶时间,他便和司机一起动手,拆卸、更换,却没想到这样劳累引发了他二次吐血。

    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借着去厕所的机会,偷偷地去药店买了点止血药,虚弱的他坚持前行。

    可是,刚过了滦平巴克什营征费站,一口鲜血又涌了上来,坚强的他失去了平衡,一头栽倒了。

    随行的同事们立即决定返回承德,住院治疗。

    诊断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食道癌!这样的消息对于年仅37岁的王明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当时主治医生建议,马上手术治疗。闻讯赶来看望的围场法院几位领导也劝他做手术。

    马瑞卿院长动情地说:“如果你同意做手术,我觉得去北京做,如果在承德做,你真的死了,我会后悔半辈子”。

    十几天ICU病房的生活,让他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有的病人术后相继离去,有的病人因为病痛的折磨,难以忍受。我觉得,做手术,既连累家人,也连累单位,凭着我这种乐观的心态、坚定的意志,坚持保守治疗要比做手术好。”王明坚定地说。

    最终,他放弃手术,进行保守治疗。

    1996年4月, 王明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围场法院的办公室里。同事们一脸惊讶,“你自己的身体你应该清楚的,需要在家多休息呀。”而他却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心情还不好,不如来上班呢。”说完,他便找到庭长要求去办理原告四合永镇宝蓝彩钢板业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纠纷一案。

    就这样,王明拖着重病之身,又投入到紧张而繁重的审判工作中。面对一个个案情复杂的案子,王明和同事们深入实地,调查取证、裁定判决。多少个不眠夜,身染重病的王明说干了嘴,熬红了眼,依法、依情、依理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不仅保护了当事人的权益,而且妥善处理了因各种纠纷而产生的其它矛盾。

    1996年12月,他和同事前往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执行县第三水泥厂与海拉尔市老龄委购销水泥合同纠纷一案。

    由于人生地不熟,到了海拉尔后,他们像大海捞针一样才找到被执行单位,却吃了闭门羹。于是,他们就一边等待一边到各银行查找该单位存款。跑遍了当地7家银行,总算查到该单位6万余元存款,并给予冻结。可该单位对此案又提出申诉,故第一次执行未果,在返回时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六。

    第二次,一行5人又去执行,当地银行要求有本地法院协助才能扣划,可是当地中院根本不配合。

    王明等5人回到旅店后就开始查找相关法律依据,研究执行对策,有时候一研究就是一个通宵,一袋方便面一袋榨菜成了他们的主食。

    经过10多天的劳碌奔波,才将冻结的6万元存款划回,在返回的第三天,由于劳累,王明回到家就躺在了沙发上。

    “当时,开门进屋看到他满身是血,把我吓坏了,我以为他撒手离我而去了。愣了好久,我才战战栗栗地走到他身边,才知道他是吐血了。”他的妻子王秀芬说,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才把他送进了县医院,10多天后转院到北京302医院,在此期间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丙型肝癌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非萎缩性胃炎、贫血。

    因在出血期不能进行任何手术,经过10多天的治疗后,他返回围场住进了县中医院进行保守治疗。

    不管是冰天雪地,还是烈日炎炎,只要有案件,王明随叫随到,从不退缩。住院期间,他不顾身体的疼痛将病前接手并开完庭的11件案件进行梳理,撰写判决书,保证了案件如期宣判。

    “能够办理案件是组织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当一天法官,我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这样才无愧于心。”

    28年来,王明经办和审理了数千件案件,尤其是患癌20年来,他审理各类民事、行政案1080件,每一件案件中当事人无上访和错案,多次被评为年度办案能手和先进个人。1999年度,被市中级法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2005年度,被市中级法院评为“司法公正树形象”教育活动先进个人。

    这些不平凡业绩的背后,都是王明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结果。

    忠于职守 执法如山敢担当——

    “办案要做到问心无愧,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不把案子审好,不将不守诚信的人给予处罚,我愧对法官这一神圣职业。”

    工作28年的日日夜夜,他选择了黄牛般默默地奉献;患癌20年间,他选择了泰山般的坚强。王明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办案要做到问心无愧,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不把案子审好,不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我愧对法官这一神圣职业。”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王明喜欢的这首诗,也正是他办案工作的生动写照。

    1997年5月,王明接到了峰达公司诉讼天津市津南区某汽车配件厂欠款一案。

    由于案情重大,法院特派他及其他3人由县公安局2名干警配合组成专案组,赶赴天津处理此案。

    在协调津南区和当地公安局协助办案无果的情况下,他坚决带队进入厂区执行,可是当他和随行的警察李维柯在向厂子相关人员询问时,却发现外面的车和一起来的同事不见了。

    “你们是外地的吧,在这执行就不行!”一群小痞子围住了他和李维柯。“你一个外地法官,到我的地盘来办案,不想活啦,你们赶紧滚蛋。”小痞子们挥舞着棍棒、砖头叫嚣着。

    面对痞子的叫嚣和恐吓,王明从容镇定,从腰中拔出了手枪、推弹上膛,正义凛然地说:“都别动,你们这样是违法的,不能妨碍我们执法,谁阻碍执法,谁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看到围攻人员散去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怎么才能执行呢?”机警的王明发现,院内停着一辆装满该厂配件的东风141,便对李维柯暗示:“跟着这辆车,紧紧不放,我们就能找到车主。”

    随后,他和同事们跟踪这辆车,顺藤摸瓜找到了配件厂的经理,将案件标的款的11.8万元现金支票拿到了手。

    工作28年来,特别是患癌20年来,王明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参与执行案件、民事案件的调处、审判各类疑难案件,白天开庭,晚上和节假日加班加点赶写判决书,一年很少有时间休息。

    “他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对于王明求真务实的作风同事们众所周知,也与其在业务上形成了习惯和默契。

    大家坦言,经常会为一个案子的一个小的证据认定和王明争论无数个回合。而为了将每个案子办扎实,王明没少吃苦头。有时候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几乎要查遍国内外所有类似案例,从法律理论到司法实践,从证据认定到争议焦点逐项解决。

    王明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对现在负责,也要对将来负责,办的案件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过很多年翻开案卷来看仍然是铁案。”

    柔情似水 关爱家人诉衷肠——

    “对于妻子和女儿,我没有尽到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等我退休了,我要陪你们去旅行。”

    部队让王明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一辈子顶天立地。可是因为工作,他根本没有尽到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并因此常常感到内疚。

    一个平平常常的承诺,让一向乐观的妻子王秀芬泪水盈眶。

    王秀芬是一名下岗职工,每当丈夫疼痛发作,她总是细心地按摩;晚上,她热好药端给丈夫,让他喝药以后再写判决书;一有空闲,她就陪着丈夫去锻炼身体…… 这些生活细节,已经成了她多年来的习惯。虽然在北京照顾丈夫的时候,把腰摔了,从此留下了病根,不能负重,但她为了照顾丈夫,换煤气、扛大米白面这些体力活也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

    王秀芬说:“家就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我只想让他的心情好一点,那样他的病情就会好转一些,他是我这一生的依靠,我不能没有他。”

    在刚刚控制住病情时,王明对爱人说:“你嫁给我没享着福,我在部队服役你独守空房,转业后到现在,也没个固定住处,跟着我到处‘打游击’,家里四条腿的立柜搬家搬的都掉三条腿了。这回我得努努力,争取在县城给你盖上房子,我若真死了,你也好有个‘窝’,再找个伴,照顾好自己,别受了委屈!”

    说完,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1996年冬季,王明在四合永镇营子村五队找到了新住处,搬完家的第二天就带队到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第八服装厂去执行可大毛纺织厂与第八服装厂购销合同纠纷一案,因第八服装厂已停产,在那里待了足足26天。

    他带领本庭其他同志在乘火车返回到四合永火车站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这时他才想起来,走的匆忙,新家具体位置在哪,根本没记住。当找到大胡同时,就打听邻居:“你知道法院的王明家在哪吗?”“不知道”。

    后来他想起来公安局姓孟的住在自己相隔两家的地方,他家院墙处有一个柴火垛,如果能找到它,就能找到自己家了。

    “你再不回来,别人都把我当成寡妇啦。”妻子王秀芬开门抱住他激动地说道,“你这一出差就近一个月,让我和孩子怎么办呀。”

    王秀芬与王明结婚30余年来,从未红过脸。无论你何时看到他们,都像一对初恋情人般甜蜜。王秀芬说:“两个人在一起,没有谁付出多,谁付出少。执子之手,就要与子携老。”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人曾经风光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又有多少人无奈地陷入历史与现实的漩涡之中。”王明说,他愿永做正义的化身,不求永载史册,只求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寻找幸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 吕东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5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