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便民诉 暖民心 解民忧 顺民意 重庆二中院“四字经”全面提升自身形象
发布时间:2011-03-29 17:06:25
光明网讯(通讯员 张智全)
在开展推动“三个提升”专项活动中,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全面提升自身形象作为重点,结合实际念好“四字经”,坚持从“盼”上便民诉、“困”上暖民心、“怨”上解民忧、“难”上顺民意。
从“盼”上便民诉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诉讼难问题,该院依托基层法院,进一步健全人民法庭、便民诉讼站、便民诉讼点、便民诉讼员在内的“四位一体”便民诉讼网络建设,在辖区广大农村设立便民诉讼站58个、便民联系点209个,聘请便民联络员1893名,实现了便民诉讼网络的全覆盖。同时采取建立值日法官、电话口头立案、预约办案、巡回审判等措施,切实减轻诉累。目前,该院80%以上民事一审案件和90%以上的二审案件均在基层开庭审理,群众“不出乡镇就能打官司”的目标已初步实现。 从“困”上暖民心 针对困难群众打官司急需司法救助的情形,该院在严格执行《司法救助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措施,建立起“应救尽救、不留死角”的救助体系,并对司法救助案件开通“绿色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的难题。据统计,截至3月28日,该院共缓、减、免诉讼费16万余元,同比上升8.6%,占所收诉讼费的7.3%。 从“怨”上解民忧 针对司法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担忧司法腐败存在的问题,该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审判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设立“廉政书架”,开通“廉政之窗”局域网,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并通过向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公开举报电话、聘请司法廉政监督员等形式,形成立体监督网络,建立起完善的党风廉政责任考核和追究体系,连续十二年保持了违纪违法零目标。 从“难”上顺民意 针对群众反映的“执行难”问题,该院狠抓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制定了《执行日志表》和《案件办理流程图》,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将任务逐一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明确奖惩,促使执行效率稳步提高。同时进一步强化执行手段,充分运用联动威慑机制,大力推行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司法审计和举报奖励制度,依法制裁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努力树立生效裁判的法律权威。目前,该院的执结率和兑现率稳步上升,执行工作初步实现了“执结率高、兑现率高、未执结案件少”的“两高一少”良好局面。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张永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