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垫江法院:打造好社会矛盾化解的前沿阵地
作者:金玲   发布时间:2011-11-22 10:52:1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级法院普遍面临基层矛盾纠纷增多,信访压力空前增大的新问题,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以创建全国文明立案窗口为契机,以关注民生、服务大局为本职,积极探索社会矛盾化解新方式、新途径。

    窗口服务开启群众信任阀

    该院着力通过立案窗口拉近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和距离。对立案大厅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改造,加强立案窗口的硬件建设,使大厅面积更加宽敞,环境更加明亮,设施更加先进,功能更加齐全。向前来立案、咨询的当事人赠送《诉讼指南》,提供诉讼引导“小贴士”。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着装整齐,接待规范、用语文明、举止得体,让当事人一踏入法院大门,就对法院和法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为提高管理水平,垫江法院在推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还注意借鉴国内外先进法院的经验。派分管领导到北京市房山区法院交流学习一个月,坚持高起点谋划。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立案工作的操作规程》、《关于案件审理分工的若干规定(试行)》和《立案调解工作暂行规定》等15项规范性工作制度。设立了“值班庭长”岗位,由法院业务庭庭长每周轮岗在立案庭值班,指导当事人用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最好方式参与诉讼,平均每天接待当事人或群众咨询20余人次。通过值班庭长的诉讼引导,当事人不当的诉讼主张可以及时得到纠正,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及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作为立案信访窗口的法官,既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同时还必须要练就‘坐得住、有耐心、忍得了’的本领,只有将司法为民的信念根植于思想深处,才能在实际行动上为来访群众提供热情、周到、便捷的服务。”垫江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前立案庭副庭长左文芳如是说道。

    信访化解彰显司法为民情怀

    在法院工作的人都知道,涉法涉诉信访是难啃的“硬骨头”,是怕碰的“瓷器活”。群众的闹心事若处理不好,经过积淀发酵就容易激发为大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没有完善的制度、人员保障,难以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

    今年5月18日,垫江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海波、垫江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左平与县信访办主任谭清及永平镇相关领导采用主动下访方式,来到老信访户李永凡的家中,通过各部门合力帮助与疏导,终于使信访人李永凡打开了多年的心结,表示不再上访。至此,一起长达十四年的信访“老案”得以圆满化解。

    这起典型案例是垫江法院积极构建以“党委领导、法院理诉、政府解难”多元化解的工作格局的一个缩影。在工作机制上,垫江法院通过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管理体系上,先后建立了《涉诉信访工作责任制》、《涉诉信访案件流程管理制度》、《法院领导干部定期接访沟通民意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注重信息化建设,对来信来访实行登记建档,将来信来访纳入计算机管理,便于分类和查询。在人员配备上,该院进一步调整充实了信访工作人员,落实“四定一包”。在工作方法上,加强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司法救助,确保经济困难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开展“大走访攻坚行动”。每月均派出一位分管信访工作的院领导和信访工作人员到乡镇接受群众咨询。

    近年来,该院涉诉信访案件无中央交办案件、无市级交办案件、无非正常进京上访或到市集访案件,涉诉信访总量呈下降趋势,重信重访明显减少,矛盾化解效率显著提高。

    调解速裁拓展纠纷化解新渠道

    垫江法院整合审判资源,在立案庭设立“立案调解速裁室”,实现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坚持简案快办、难案精办。针对一些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进入立案调解速裁,以达到缓解民事审判压力,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若当事人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立案调解速裁组当即约定开庭时间,若庭审后调解不成,再以判决方式予以结案。

    据了解,自该院速裁室建立以来,共速调速裁500余件。90%案件当日收案、当日结案,部分案件上门立案、就地调解、当场结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垫江法院先后荣获“全县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立案窗口”、“全市法院系统集中处置涉诉信访专项处置活动先进集体”和“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年8月份,该院又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立案信访窗口”先进集体。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