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始法院正视不足直面监督回应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时间:2011-12-22 11:32:31
光明网讯(通讯员 范正宪 任飞)
在前不久结束的建始县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建始法院过去五年的工作获得了充分肯定,同时与会代表对进一步做好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建始法院对此高度重视,经院党组集体研究,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针对人员断层现象较为突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审判力量相对不足的现状(核定政法编制104人,现有工作人员87人,其中4人即将退休),建始法院拟于明年申报招录工作人员10人,通过招录、选调等途径解决断层缺员问题。在加强对青年干警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公平竞争、选贤任能的用人机制,为他们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使“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致力提高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 就案件审理方面存在的简易程序适用范围不够宽、个别案件诉讼时间较长等问题,建始法院将以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一是继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让老百姓少花钱、少跑路、少误时,在家门口解决矛盾纠纷,实现权利。二是对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不能获取的证据,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三是合理推行案件繁简分流,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四是正确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渎职等职务犯罪行为,规范量刑,公正判决。 执行工作方面,执行难问题依然存在,而人民法庭执行力量尤显薄弱。对此,建始法院将再添措施。一是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执行难问题,把案件裁判与执行有机结合起来,在裁判环节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执行,并多做疏导工作,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二是整合力量。对法庭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执行,集中全院力量,穷尽一切执行手段,切实解决法庭执行压力大的问题。三是提前介入。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要求,对征地、拆迁纠纷案件的强制执行,主动向县委、人大和上级法院汇报情况,争取领导和支持;做好风险评估,协调各方关系,切实做到依法、谨慎强制执行该类案件,有效避免引发群体事件和新的社会矛盾。 在调解工作问题上,就如何进一步抓好诉调对接和司法确认等工作,建始法院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与人民调解组织和行政调解组织的联系、沟通与配合,盘活调解力量,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和工作联动机制。二是通过组织人民调解员旁听案件审理等方式,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技能指导。三是广泛宣传《人民调解法》,加大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工作,提升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地位和权威,尽力把社会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针对涉诉涉执信访案件化解难、非正常访现象较突出等问题,建始法院将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办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提升司法权威和裁判公信力,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案件发生。二是加大惩处力度,既全力保护信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当事人的教育和惩处力度,引导他们在正常信访渠道内寻求解决。三是密切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协助其化解信访问题。通过上述措施,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最大限度地减少越级上访和非正常访案件。 关于法制宣传和司法救助工作,该院将对症下药,强化措施,务求实效。一是通过巡回审理、以案说法等方式进行法制教育,同时有针对性地进村入校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学法、守法、依法维权意识。二是关注弱势群体,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为其指定代理人、辩护人提供法律帮助,保障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稳步推进刑事案件受害人和其他案件特困权利人司法救助工作,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针对个别法庭在争取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方面力度不够的问题,院党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人民法庭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服务中心工作,对重大事项和重点案件,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汇报,与属地政府沟通,争取领导和支持;要进一步密切与区域内政法机关的联系与配合,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协力增进民间和谐。 责任编辑:
张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