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唱不完的爱民新歌
——云南省宜良县法院爱民故事侧记 作者:邝春良 发布时间:2011-12-27 10:51:33
已连续两届被评为云南省级文明单位、近日被该省高院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的宜良县法院,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以“三项重点工作”为契机,大力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活动,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爱民新歌。 素有“滇中粮仓”之称的宜良县,辖13个乡镇,43万多人口,地处滇南交通要道,由于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案件也逐年增多,近几年每年收、结案都在2200件以上,多数交通肇事案件当事人涉及全国各地。 群众的事件件都是大事 步入云南省宜良县人民法院,浓郁的法院政治、文化、廉政建设氛围,使法院风清气正。荣誉室里,各种金光溢彩的锦旗、奖牌、奖杯映入眼帘,令人神清气爽。而最令人注目的,要数那面特大的“锦旗”。其实这不是一面锦旗,而是一面用大红被面,在上面贴上600多个黄色塑料泡沫字、还略有些错别字的感谢信!这是一个山区仅有小学文化、71岁的老人亲手做的。 那是该院院长方晨石从昆明中院调宜良法院任院长的第一个半年工作总结日,会议就要结束了,个别干警正起身准备散会。就在这时,监察室主任抖出一面金光溢彩的“锦旗”。并道出了“锦旗”的来历。 那天,院长办公室收到一封来自宜良县竹山乡左列村委会大来福村的张治才老人的来信,信中叙述了他早年积劳成疾,如今常年患病,没有经济来源,儿子在儿媳妇的唆使下不养老人的悲惨遭遇。竹山乡是宜良县最南部,经济状况较为落后、距宜良县城50余公里、海拔高差最大的山区乡。院长看完信后,立马找到古城法庭庭长黄晓荣,叫其带领干警专程前往解决。 来到老人所住的一间小耳房里,老人几乎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锅里做的菜,仅有几片白菜叶烧了一锅汤,这就是老人的下饭菜了。干警们看到这,及时把老人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找来做调解工作。 一看县里来了人,其大儿媳妇还真慌了神。在几名干警情理交融的说服下,老人的大儿媳妇主动向老人认了错,使两个儿子(含儿媳妇)很快达成了赡养老人的协议,并当场每个儿子给付老人600元钱和100公斤谷子。以后每年按时履行此协议。 法官临走时,老人提出了一个让法官吃惊的问题,他说:“法官,你们大老远来帮我处理事情,要给你们法院多少钱?”黄庭长叹了口气,回答说:“老人家,我们不要你的钱,这是院长派我们来处理的,诉讼费免了。” 此后的日子里,老人几个晚上也没睡好觉,总觉得自己过意不去,思来想去,索性从镇上买来一床大红被面和几张1毫米厚的黄色朔料纸,花了好几天功夫,亲手一个字、一个字的剪下来,再贴上去,制作了这面锦旗样的感谢信亲自送到宜良法院。最后院长说:“同仁们,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上公堂的,希望同志们以此为鉴,办好每一件案件,群众的事件件都是大事”。此后,宜良法院上行下效,热情为百姓办“铁案”,亲民、爱民、便民、利民的消息捷报频传。 救人要紧,送犯人过后再说 就在半年工作总结过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县政府县长打来电话给宜良法院院长,要求法院将法院干警救人不留名的感人事迹在全院通报表扬。原来刑庭干警在办案过程中救人不留名的事迹被县长知道了。刑庭的陈孝堂法官原是法医鉴定室主任,自从基层法医鉴定撤销后,在刑庭工作,那天,他与另一同事开完庭后正送6名罪犯去看守所,就在路过宜良会堂门口时,看到一起严重交通事故,顷刻间,受害人血流满地,其生命危在旦夕,陈法官急忙停下车来,简单问了一下情况后,及时主动将受害人送到宜良县急救中心抢救,医生不无感慨地说,要迟来几分钟,伤员就没救了,幸亏你送得及时。陈法官和同事直到受害人脱离危险后,才把6名犯人送往看守所。 群众的利益丝毫不能侵犯 古城法庭优秀法官李正波是本乡成长起来的法官,由于他热心为群众办案,出于对他感谢的当事人把500元钱悄悄放进了李正波的办公桌抽屉里,李正波发现后,怎么也猜不出是谁送的,只好把钱送到纪检监察室,至今也还摆在监察室里。去年执行局去竹山老母地村办案,单边行程80余公里,警车要开到山顶上后,要走路下山2公里,方可到达老母地村,执行完这起3000余元标的的案件后,已是下午3点多钟,申请执行人的老母亲70多岁了,见日吃3顿的法官还没吃午饭,便到邻居家借来几只土鸡蛋做饭给法官吃,可是饭做好了,同去的杨品洁局长,其行为也像其名字一样,却毅然谢绝了这顿饭,同去的老洪法官,是50年代末出生的,看到申请执行人家门前的一树柿子红彤彤、成熟欲滴,想买几斤回去给老母亲吃,可硬被杨局长抵了回去,说:“要买到镇上去买,你说买,可当事人会收你的钱吗?”在回程的车上杨局长说:说实话,局长也饿了,但看到70多岁的老人去借几只土鸡蛋给我们做饭吃,我们能吃得下去吗?如果吃了,吃去的不是几只土鸡蛋,而是百姓对法官的信任啊!待一会到镇上局长请你们吃。 农民工的钱,想天法也得执行回来 前年5、6月间,农民工老板蔡某在昆明、为某建筑公司提供建筑材料的租赁过程中,其中有13件案件因未兑现租赁款而在宜良县法院申请执行,总标的额达127万余元。由于其所申请执行的被执行人系一家建筑公司,而这家建筑公司又是其下属的多家分公司的挂靠单位,在一时未能执行、发不下100多名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下,蔡某要求宜良县法院动真格执行生效判决。为执行这起农民工工资案,宜良法院院领导和执行局长高度重视,认真制定了该案的执行工作方案,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几乎动用了全局的力量,分头在楚雄、昆明、宜良等地找到被执行人建筑公司领导以及分公司的相关责任人,由于一些挂靠单位的人员变动,有时还由申请人蔡某带领执行人员协助寻找,经多方协调、做工作,最终全部执行了这13件案件。当蔡某拿到宜良法院执行法官经过许多艰苦奔波而得来的127万余元执行款时,满怀深情地在感谢信中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宜良法院领导倾听我们的呼声,没有执行法官们将农民工的疾苦牵挂在心间,不是他们风里来雨里去追讨执行款,我和我的100多名农民工的工钱就没有执行到位的希望!”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