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法院快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覃塘法官“拉家常”温情唤醒迷途母爱
发布时间:2012-02-09 11:41:06


     光明网讯(通讯员 唐智敏 李倩)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法院“妇女儿童维权岗”自去年6月份成立以来,以维权、援助、和谐为宗旨,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法制教育和调解疏导工作,拓宽了家庭矛盾纠纷解决渠道,成为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温馨司法之家。

  家住覃塘区五里镇的小航今年6岁,但他自懂事以来却从未见过他的母亲,而比他大两岁的姐姐小云也对母亲的印象极为单薄。

  小航和小云两姐弟的父亲黄勇诉称,2002年,他在广东打工时与比他小三岁的女子李丽相识,同是远在他乡漂泊的二人很快就产生了对彼此的好感,从而开始谈婚论嫁,同居生活。2003年他们登记结婚后,三年内先后生育了女儿小云和儿子小航。在儿子小航还未满1周岁时,夫妻二人都回到广东打工,将一双儿女留在了黄勇父母老家,由老人看养。可惜好景不长,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这对夫妻之间形成了一条裂缝,并随着多次的争执而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夫妻见面时互不说话,形同外人。为了逃避原本的家庭,李丽更是把手机号码也换了,还在2008年底回到家中把户口簿也拿走,于是,黄勇彻底与李丽失去了联系。

  名存实亡的婚姻维持了几年,这几年间,李丽从未与黄勇联系,也未曾回老家看过一眼他们的两个孩子。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却很少能体会到母爱的关怀,黄勇决定结束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向覃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李丽解除婚姻关系,婚生子女由黄勇抚养。

  覃塘法院民一庭闭培森老法官接到案件时已临近龙年新春,他通过做李丽的父亲的思想工作,终于联系上了仍在外地的李丽,并向她详细说明了情况。电话那头的李丽虽有犹豫,但还是答应了会赶在春节过后回广东打工前赶到法院协商调解。

  2月7日,浓厚的过节喜气仍未散去,带着满身“火药味”的李丽和黄勇来到了法院。一见面,这对许久不见的夫妻便针锋相对,言谈之间互不退让。在闭法官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认为分离太久,夫妻感情已彻底破裂,再无和好的可能,都同意调解离婚,两个孩子均由黄勇抚养,抚养费由黄勇自行负担。但是在随后的财产分配中,李丽要求黄勇给予一次性的经济补助5000元,而黄勇则认为,自己打工赚的钱不多,还要负担两个孩子的费用,只愿意支付3000元的经济补助,二人就此问题再一次陷入僵局,小小的调解室充斥着激烈的争执声。

  闭法官连忙制止争执不休的二人,一人奉上一杯热茶让他们先平静下来,随后,闭法官用拉家常的方式,向这对“80后”的小夫妻说说做父母的不容易、说说此事对小孩成长的影响,对借此向二人讲讲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一些中华传统思想。“世上只有妈妈好,就算你们离了婚,但你还是孩子的妈妈。你们这样没完没了地吵,有没有想过孩子?”闭法官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二人能够互相体谅,互相谦让。

  李丽和黄勇陷入了沉默,还是李丽先打破了僵局,同意只要3000元的经济补助,并和黄勇签下了调解协议。随后,黄勇当场拿出了3000元现金交给李丽。

  事情似乎划上了句号,闭法官长舒了一口气,正待送二人出法院,怎料从签下调解书后起便一直陷入沉思的李丽却将手中的3000元钱递给了黄勇。在闭法官和黄勇惊讶的注视中,李丽面带愧色地说:“这些年我从未关心过孩子,闭法官说得对,我不想再对不起孩子了。”说完,将钱塞到黄勇手中,叮嘱他一定要将钱用到孩子身上,并表示有空一定会去看看孩子的。

  母子连心,看着回心转意的李丽,闭法官脸上写满了欣慰和感动。

  (以上涉案当事人均为化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