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精神病妻杀女及其玩伴 离婚丈夫默默扛起良心债
作者:刘贺举 丁慧丽   发布时间:2012-03-29 11:05:52


    2012年3月16日,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民法院里两位同时痛失女儿的原告和被告,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案件有了圆满结局。原告被害人筝箏的家人得到赔偿后说:“法官啊,想不到……”想不到,尤其是被告黎民承受着精神病前妻万丽杀害自己女儿圆圆和其玩伴筝筝的痛苦,一直不露面的他主动替前妻万丽赔偿受害者筝箏的家人。经过不懈努力,法官用自己的真情感动案件双方当事人。

    精神病发 母亲致女儿及玩伴死亡

    2010年4月早晨,精神病母亲万丽4岁的女儿圆圆叫同村的小女孩筝箏来家里一起玩耍,两人在堂屋欢快地嬉戏中,筝箏推了圆圆一下。因为筝筝的妈妈和万丽之间曾发生过矛盾,万丽看到这一幕,便认为筝箏是在欺负自己的孩子圆圆,瞬间膨胀的母爱变得疯狂,一时间失去理智,救女心切的万丽毫不犹豫地转身从厨房中拿起菜刀,失手将筝箏杀死。杀死筝箏之后,女儿圆圆也吓得哇哇大哭,此时,处于极度恐慌中万丽,已经不能控制自己,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竟将自己女儿也杀死了。

    失望至极 承受不住 两人离婚

    万丽案发后,丈夫黎民心灰意冷,失去亲生女儿,雪上加霜的家还要承担巨额赔偿,失望至极,离开了家,一直不露面,对万丽更是不管不问。无奈之下,2011年7月万丽到法院起诉与丈夫黎民离婚。

    经审理查明:万丽与黎民经人介绍认识,相识、相恋、相爱,于1995年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两人感情好,育有1儿1女。生活的劳累和家庭琐事使万丽精神状况恶化。黎民既要照顾病人妻子又要承担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案件发生后,万丽的丈夫黎民离家出走,一直不露面,对万丽不管不问,不让万丽进家门。父母和公婆均不愿接受万丽,好心的姑姑万美见精神时好时坏的万丽可怜,暂时收留万丽,照顾万丽的衣食起居并给其看病。

    法院认为夫妻之间有互相抚养、照顾的义务,原告万丽患有精神病,被告黎民确长期外出不归,对原告不予照顾,造成感情彻底破裂,2011年11月判决两人离婚。

    法官不懈努力 丈夫主动赔偿受害者家属

    筝箏被万丽残杀后,经司法鉴定,万丽为精神病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两家之间协商无果后,痛失筝箏的张家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一定要用法律武器讨个说法。2011年9月,筝箏的家人便以民事赔偿为由将万丽及其丈夫黎民告上了法庭。

    无论再多的赔偿也挽回不了年幼的生命,王家和黎家却为赔偿犯了愁。两个家庭因为照看万丽和给其治疗,已经花费了几乎全部积蓄,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无力赔偿受害者家属。更何况,万丽和黎民离婚案件中,黎民始终联系不到,两个案件均陷入了僵局。

    办案法官看到离婚案件和民事赔偿案件的因果关系,决定寻找一个最有利的解决方案。为将案件真正案结事了,当事人服判息诉,案件有个圆满的结局,认为对受害者家属最有利的就是能够以调解的方式拿到赔偿款。面对万丽不能赔偿且无力赔偿、黎民始终不露面的局面,考虑到万丽丈夫家的经济条件要好一些,决定到黎民家做调解工作。第一次闭门羹,第二次可以坐下谈,第三次去可以深入谈,一次一遍不厌其烦地到黎民家做调解工作,甚至2011年11月万丽和黎民判决离婚后,法官仍没有放弃做案件的调解工作。法官的真情感动了黎民的真情,最终,黎民同意自己拿出数万元的钱赔偿筝箏的家人。筝箏的家人为法官和黎明的真情感动,同意减少赔偿数额。最终同时失去女儿的黎民和筝箏的家人相互理解,双方达成调解赔偿协议,并已经执行完毕。

    天灾人祸伤痛人心,人性司法却能温暖人心,绽放圆满之花。承办法官丁慧丽说,真情的潜力是无限的,它能融化当事人之间的痛苦和仇恨,心里遗憾,万丽和黎民离婚了,心里欣慰,黎民主动替前妻赔偿。调解成功后,襄城县人民法院以此次调解案件为示范,建立全院案件调解、判决机制,促进案件之间联动解决,取得良好效果,维护了社会和谐。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