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法院文化建设全面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者:陕西省西乡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马波 发布时间:2012-06-01 15:00:35
法院文化是体现法院精神风貌、展现法院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法院文化建设是提升队伍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有力抓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和法官干警的精神信仰和行为标准,学习、贯彻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法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体现于法院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一、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方向,是灵魂。要确保法院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就要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人,以崇高的思想精神鼓舞人,始终将弘扬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作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旋律:突出“四个忠于”教育,激发干警坚守忠诚的政法本色;突出“司法为民”教育,进一步筑牢干警为民的宗旨理念;突出“公正司法”教育,不断坚定干警公正的价值追求;突出“廉洁司法”教育,引导干警严守廉洁的基本操守。西乡法院通过专题会议集中学习、院长授课指导、法官干警集体讨论、对照检查、撰写心得体会、主题演讲比赛、组织法官宣誓、开展“我为全国模范法院添光彩”、“向全国优秀法官李存佳学习”等多种方式,使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注入灵魂。 二、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作为,是形象。西乡法院坚持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围绕“忠诚”主题,着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准确把握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不断坚定法官干警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法官干警的党性和觉悟,不断增强法官干警的责任感、使命感,真正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法律。 今年我党将召开举世瞩目的十八大,在欢欣鼓舞的同时,西乡法院党组和全体法官干警更深知肩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在始终保持办案质量精、效率高、效果好的同时,能动司法,主动将司法关口前移,以“一村一法官”、“三问三解”等的扎实、精细工作,努力将各类社会矛盾消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为十八大提供良好环境。 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圆满成功,西乡法院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中心学习组扩大会议,全院中层以上集体学习党代会和赵乐际书记报告精神,并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本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全院法官干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院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热潮,以实际行动为西乡实现跨越发展、建设汉中东部强县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立足本地本职为我省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多作贡献。 围绕“为民”主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把司法的过程变成“为民”的过程。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群众权益,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完善便民措施方便民诉。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不断完善立案、接访、咨询、查询、导诉、传递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顺顺当当诉讼;采取口头起诉、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巡回立案、网上立案、网上远程开庭、网上调查取证等便捷服务,让群众轻轻松松诉讼;设立辖区内 “诉讼服务站”、“法官工作室”、人民陪审员“诉讼联络点”,让群众方方便便诉讼;制作执法公开栏,实行裁判文书判后寄语,发放便民联系卡,让群众明明白白诉讼。以常态化、制度化、多样化的便民举措,有效解决群众告状难。 提升办案效率减轻民累。设立“诉前调解中心”、“立案调解室和简易民事纠纷速裁庭”,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依法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依照申请进行速裁、速调。 主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人民法官为人民”、“万民法官干警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等主题活动中,法官干警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等搞调研、解民忧、送温暖、促和谐,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并整理归纳意见,根据意见出台整改措施,帮助群众解困。特别是今年的“三问三解”活动,西乡法院院领导率先下企业、下基层,全院干警分批次常驻法院帮扶的五里坝镇鸳鸯池村,挨家挨户走访,逐个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逐一化解民间纠纷,逐一排查有信访苗头的案件,工作扎实,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畅通信访渠道消除民惑。对群众普通来信来访,实行接待大厅和办案庭日常接访,一线办案庭(局)长随时接访,院领导挂牌接访、巡回接访,办案人员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措施为群众答疑解惑。对涉诉信访案件,实行院党组成员包抓、定承办人员、定督办领导、定化解措施、定化解期限、定目标责任的“五定一包”责任制,全力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 扩大司法宣传启蒙民智。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社会治安问题、最关切的利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社会公平问题,通过以案讲法,巡回审理、节假日开庭、就地调解、上门执行等多种途径服务群众、宣传法制。指派法官干警担任全县中小学法制副校长,积极推进“院校法治共建活动”。开展法律咨询,举办法制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制宣传专栏,刊发《西乡法院信息》、《简报》,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司法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加大救助力度体恤民情。为农村贫困户、城市低保户、下岗职工等当事人依法减、免、缓诉讼费,为符合条件刑事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加大救助案件执行力度及时足额发放救助款,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为帮扶的两河口镇五所学校、幼儿园安装电子监控系统、为两个村修建桥梁一座、公厕一所、垃圾处理设施一处,并为部分受灾村民送去钱物,充分体现人民法官的人文关怀。 三、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固化于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保障,是支撑。西乡法院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将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监督检查,抓典型、竖标兵,以刚性制度保障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深入贯彻。 围绕“公正”主题,建立、运行符合审判规律的审判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案件质量、效率、效果,确保“司法公正”。 科学管理提升审判质效,以质量保公正。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考核指标和质效评估体系,实现审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在全院实行集组织纪律、廉政建设、审判业绩等内容于一体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强化案件流程管理,加大对立、审、执各个节点的监控力度,定期开展审执工作动态分析,确保司法效率。强化干警技能培训,加强审判业务指导,坚持开展“案件质量评查”,严把事实关、证据关、适用法律关,不断规范、完善案件评查、检查、通报、问责制度和机制,确保司法公正。 阳光审判推进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案件开庭及宣判的时间、地点、司法拘留、罚款、执行听证和委托鉴定评估拍卖程序等一律公开,积极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和判后答疑。坚持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为县内各部门、乡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发放《西乡县法院执法公开手册》。坚持以“审判五进”、“法律六进”方式调处案件,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旁听案件审理、监督案件执行,征求旁听意见建议。 群众参与推进司法民主,以民主促公正。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在保证实体、程序公正和合法、自愿的前提下,把调解工作贯穿诉讼活动始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干部和当事人的亲友参与调解,追求案结事了。不但主动邀请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而且根据案情实际委托人民陪审员主持调解诉讼案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作为案件陪审员、调解助理员、执行协理员、廉政监督员、司法宣传员的“五员”作用,将司法的专业化和大众化有机结合。 围绕“廉洁”主题,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干警行为,严守审判纪律,弘扬廉政文化。严格执行《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和《人民法院文明用语规范》,从上下班、穿着制服、一言一行等细节入手,使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成为每一位法官的自觉习惯。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坚持将司法职业道德建设和司法行为监督检查、违法乱纪行为查处、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教育广大法官干警树立良好的司法职业形象。建立干警廉政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严格执行“五个严禁” 、“六个不准”规定,坚持随案送达廉政监督卡制度,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和邮箱,面向全县聘任廉政监督员,在法院内部设廉政监察员,坚持有举必查,有查必果。近年来没有出现一起违法乱纪的人和事,并且涌现了一批拒收红包、公正廉洁、群众称道的好法官。 四、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融化于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载体,是平台。法院的图书室、荣誉室、法院刊物《西乡审判》一应俱全,润物细无声地发挥着净化心灵、鼓舞士气、提升素质的作用。法院文化长廊、法官桥、审判、办公场所随处可见的格言锦句、横幅标语,无不自然而然地培育着法官干警忠诚为民的伟大胸怀,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法官干警公正廉洁的崇高形象。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