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品牌建设:擦亮法徽促和谐
——岑溪市人民法院依托司法品牌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综述
作者:梁东波   发布时间:2012-06-11 11:08:11


    近年来,广西岑溪市人民法院在地方党委和上级法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创先争优平台加强司法品牌建设,努力提高全院干警忠诚履职、真抓实干的执行力,团结协作、高效沟通的协同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力,进一步强化了干警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队伍思想建设和司法作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并转化为推进工作开展的强大动力。法院整体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一直保持着在梧州法院系统的标杆位置,多项工作进入了全区先进法院行列。2010、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了梧州市法院绩效考评一等奖、“全区法院先进集体”和全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荣誉,2010年度还获得了全区“百家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区文明单位、全区法院“立案窗口”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2011年度获得了首批“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区法院商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院党总支分别被评为岑溪市、梧州市和自治区高院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立案信访窗口工作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的书面通报表彰。

  一、创党建工作品牌,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

  岑溪法院现在党员干警90人,占全院干警比例达78%,分设为八个党支部。在每一个部门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是该院创党建工作品牌的一个重要抓手。从2009年以来,每年都制定并公示共产党员先锋岗位的创建指标,开展优秀先锋岗评比活动,依靠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干警积极投身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热潮中。院党组能够率先垂范,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理论认识,统一工作思路,努力做到能审判、善协调、会管理。班子凝聚力强、威信高,积极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提高全院干警忠诚履职、真抓实干的执行力,团结协作、高效沟通的协同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力,进一步强化了干警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队伍思想建设和司法作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并转化为推进工作开展的强大动力。全院干警宗旨意识坚定,精神振奋,作风优良,积极通过执法办案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全院服判息诉率达到88.61%,被改判发回重审率仅为0.62%;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88.19%,比2010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执行标的到位率99.93%,提高了23个百分点,审判执行工作步入了收案数下降、结案率高、发改率低的良性发展。同时,还通过实行“一岗双责”,设置举报信箱,聘请法院外部廉政监察员,加强外部监督;坚持在每月的办公例会中套开党风廉政建设讲评会,强化警示教育,加强作风纪律和司法行为规范巡查,加强内部监督。近年来没有干警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更没有严重损害法院形象和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发生,信访投诉案件数逐年下降,法院及干警的廉洁司法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创文化建设品牌,走文化强院之路

  一直以来,岑溪市人民法院坚持打造文化建设品牌,走文化强院之路。按照自治区高院的部署,该院完成了占地面积达300平方米的院史展览室、图书室、法律文化室、荣誉室、文体活动室等“文化五室”建设,并且还将文化室建设拓展到人民法庭,打造有人民法庭特色的文化建设;编印了法院年报画册和文化建设画册,强化发展的“软实力”,在全院营造了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文化氛围。从2008年开始坚持每年与北京万国学校合作在本院举办司法考试辅导班,保证干警参加司法考试通过率都在50%以上;积极参加上级法院的“法官讲坛”学习和开展本院的“领导讲坛”活动;推选年轻法官报读中院与武汉大学联办的法律硕士研究生班学习,通过一系列措施,学习型机关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建设推进审判工作的效果正逐渐显现,2011年全院办案法官有53名,其中无错案、无信访、无投诉的“三无法官”就有44名,占了办案法官的83%;大隆法庭庭长徐北昌被自治区高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胡光华被评为“全区法院办案标兵”、民事审判第二庭主办的 (2011)岑民初字第495号案件被评为“全区法院精品案件”、刑事审判庭主办的(2011)岑刑初字第83号案裁判文书被评为“全区法院优秀裁判文书”;徐北昌和林振忠两位法官获得了“2011感动梧州法院十大优秀人物”荣誉。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岑溪法院一张闪亮的名片;2011年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江必新副院长到来视察工作时亦对该院的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创信息化建设品牌,为科技司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岑溪法院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法院工作的一次革命,全面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审判管理、司法行政等方面的应用。2008年以来,该院已投入26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共有办公用台式电脑120台,笔记本电脑40台,人均拥有电脑达1.38台,还有电子显示屏7个,打印机55台,移动U盘50个,复印机7台,传真机5台,扫描仪20台,一体机2台,录像机11台,照相机12台,排号机1台,访客通1台,与公安110联网的突发事件应急报警系统1套,监控系统5套,科技法庭3个,在全部公务车辆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建成标准化机房一个,人民法庭开通了四级专网。在软件方面,在法庭配备了远程电子签章系统、在执行部门安装了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在机关审判业务部门安装了法律文书纠错系统和量刑规范化系统、在全院各部门安装了锐新审判系统和广西法院内部网。从2011年10月份起全面实现了网上办公、办案。在审判管理方面,立案、移送、分案、排期、结案、归档、法律文书签发、诉讼费减缓免审批、执行款物发放审批等都实现了在网上进行;在行政管理方面,文件的签发、通知通报公告等的发布、请假出差审批、车辆使用及维修审批、办公耗材申领、购物、接待、收发文管理、邮件、发布手机短信等也都全部实现了在网上进行。干警们在运用网络的同时,也逐渐体会到了信息网络辅助办案和办公的好处,增强了信息化办公、办案的意识,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干警们审判、办公和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实现了信息化从被动变为主动、从不理解到全力支持的转变。

  四、创能动司法品牌,在服务大局上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该院坚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服务大局的首要任务,自觉地把法院工作融入市委的中心工作之中,融入和谐稳定发展大局之中,着力打造能动司法品牌。2010年该院经过深入研究后,向市委、政府提出了《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确保我市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意见》、《关于计生案件的审查及执行工作意见》和《2007-2010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情况和问题,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司法服务。2011年共安排了450多人次参加市委分配的征地拆迁、打击非法建筑、打击传销和盗采稀土、打击非法买卖土地等中心工作,做到了坚决服从安排,认真完成任务。大隆法庭积极协助辖区党委政府做好岑水高速公路征地拆迁释法和思想动员工作,共参与协调解决2500多村民的土地补偿纠纷,获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另外,还开展了法官进课堂、进村屯、进企业活动,开展维护国防利益专项审判活动和妇女儿童维权岗创建活动,通过执法办案服务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该院积极发挥审判职能服务大局的做法得到了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

  五、创司法管理品牌,积极推进法院科学发展

  该院以开展“管理机制创新年”活动为契机,积极创建司法管理品牌,进一步提高了司法管理水平。推行了调研信息宣传奖励制度、量化公开考核和通报制度,法律文书、文件差错追究制度和网上办公、办案制度,作风纪律巡查通报制度、优秀案例报告会制度、庭长讲评会制度、审判质量评估、案件质量评查、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和审判指标分析会制度等,实行每月办公例会制度,听取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通过对他们进行考核、测评提高其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了覆盖各审判领域的全程调解机制,创新和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联动司法工作机制和涉诉矛盾纠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2011年全院诉前调解纠纷113件;立案阶段调解案件145件;与检察院联动调解案件35件;全院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了60.85%。该院还依托少年法庭创新了涉案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机制、未成年罪犯档案机制、跟踪帮教机制和感化机制,通过实行圆桌审判,开辟庭审法制教育“第一课堂”,通过深入校园,开辟庭外法制教育“第二课堂”, 努力做好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管理工作,探索出了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新途径。2011年审结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34件48 人,重新犯罪率均为零。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