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禹会法院文化建设的三重路径:净心 汇智 聚力
作者:高建业 发布时间:2012-09-11 11:40:47
“把全院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定势加以凝结、固定,提炼和升华为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软实力,这是我们力抓文化建设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目标”,站在“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牌匾前,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法院院长晏宝光如是说。
以廉政文化净心 “为全面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本人郑重承诺……”走进禹会区法院法官通道,一幅签有全院干警名字的“廉政承诺书”迎面而立,时刻警醒着做出这份庄严承诺的每一个人。 结合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禹会区法院把进出工作区的法官通道专辟为廉政文化长廊,载有廉政承诺、廉政制度、廉洁警言的牌匾顺着文化长廊的延伸,次第悬挂。 “天平之上,法律事实慎权衡;法槌之下,百姓利益多思量”、“扬清风正气,鸣廉政警钟”……一幅幅格言警句,被布置在法官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处,载有宋鱼水、陈燕萍、金桂兰等模范法官事迹的“红牌”,和近年来周边因司法不廉而触犯法律的反面典型案例的“黑牌”比肩而立,传递着浓重的警示意味。 “说实话,每天上下班走到这里,也许对那些格言警句会因疲劳感而稍显迟钝”, 夹着卷宗材料,刚从长廊穿过的王瑞青法官,在谈到每天必经的这一处“景点”时说,“可是那几个案例中的法官,因为以前都熟悉,想想他们在岗的时候,再对比在狱中的情景,老实说,不警醒是不可能的”。 “廉政文化能够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说起为什么要抓文化建设,特别是廉政文化建设,院长晏宝光透露着一份执着,“对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通过目前我们取得的成效来看,值。”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廉政文化犹如一股清风,促使该院法官自觉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自2007年以来,该院未发生一起干警违法违纪案件,甚至没有接到涉及司法不廉的举报,省高院将该院列为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对该院的反腐倡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学术文化汇智 文字材料的集中,是禹会区法院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将工作中的成果和思路总结好、归纳好,该院每年“文化大餐”中的一道大菜,就是该院一年一度的《禹会法苑》文集的编集成书。 几天前,一套四册的2011年度《禹会法苑》散发着淡淡墨香被摆上了干警的案头。在司法宣传、论文调研、优秀裁判文书、司法信息四个文集中,收录了上一年度出自干警笔下的1000多篇文章。有案件审理执行的动态报道,有法官在办案中以手记形式记录下的法路心语,有获奖的裁判文书,有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也有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研究与解决办法。用安徽省高院执法执纪监督员、禹会区人大主任宋家传的话说,“虽不能说篇篇精品,但几乎是人人上阵;虽不能说字字珠玑,却均是有感而发”。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法官的法学理论素养,该院把开发内智与引进外智相结合,与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携手建立法学教学基地,依托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和理论研究水平,为司法调研、论文写作及案例编写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为加强互动,两家开设了“法学联合论坛”,针对社会关注的法律热点、难点,由法官和法学院师生在论坛上“论道”,通过“笔战”、“舌战”,开展交流与探讨,形成的学术成果,在近年来的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上,有多篇获奖。 这个融教育、科研、审判实践为一体的新平台,对拓宽干警视野,提高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 以活动文化聚力 “真没想到平时坐在审判台上不动声色的法官,居然能跳出这么震撼的舞蹈来”,去年年春节前夕,蚌埠市法院系统迎新春文艺汇演上,在看完由禹会区法院法官们自编、自演的以红色旋律为主题的舞蹈《忆红梅》后,蚌埠市中院芈振环院长一边鼓掌,一边乐呵呵的笑着。 搭建文化平台,构筑文化载体,夯牢文化基石,在这样的定位和追求下,禹会区法院把文化建设从单调和机械的“墙面文化”向外拓展、延伸。 为丰富干警文化生活,禹会区法院筹措资金建立了健身房、兵乓球馆、篮球场;挤出一间会议室辟为阅览室,并开设了“干警网吧”方便查阅资料信息;组建了足球队、篮球队和法官舞蹈队,充分释放每一个干警健康的兴趣爱好,在业余时间和重大节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每一个干警都能在展示志趣和才艺的平台上去“飞”。 同时,以内部网络和门户网站为平台,发表干警的文学作品、心灵随笔、摄影图片等,以陶冶性情,增进沟通、了解和理解,并以此作为凝聚人心、激发团队精神的有效方式,使得每一个人在集体中找到一份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在工作中自觉凝成一股推动工作的合力。 “禹会区法院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推动,凝聚了队伍,提升了法官的综合素质,推动了工作发展,形式活,效果好”。在今年春节过后,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视察禹会区法院工作时,对该院的文化建设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通过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该院干警的工作理念、职业素养、精神风貌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并逐步形成一股考核数据之外的“软实力”, 推动了全院各项工作的进步和提升,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市法院工作会议上,该院连续四年综合质效考评位列全市之首,并第四度捧回了优秀法院的牌匾,在2011年,该院被安徽省委组织部和省高院联合授予先进法院的光荣称号。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