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亮心中的那盏明灯
——井冈山市法院开展“青果援”志愿者活动纪实 作者:黄兰 发布时间:2012-10-15 10:49:48
“青果援”活动是江西省井冈山市法院开展的一个主要针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是一个与法院工作实际密切联系的活动。“青果援”活动自2010年实施至今,开展了系列志愿者活动,好评如潮。“希望通过我们的一点努力能点亮他们心中对未来的那盏明灯!”“青果援”负责人王主任说到。
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潮流中,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近年来社会变革中逐渐衍生和正在趋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据中国司法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在我国监狱服刑的156万名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近46万人,占押犯总数的30%左右,服刑人员未成年人人数已超过60万,其中94.8%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未受到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几乎没有法律依据保障服刑人员子女人身权利,同时司法、民政、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职责分工及相应的工作体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服刑人员子女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困难,就学、就业困难,子女流浪街头乞讨现象,犯罪率的提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井冈山法院团支部党、团员青年启动了“青果援”活动。 组织有力模式创新,针对帮扶情深至切 自“青果援”行动启动以来,井冈山法院高度重视,将“青果援”行动与法院“前伸后延”的帮扶工作结合起来,确定了未成年刑事审判庭庭长和团支部书记等帮扶工作经验丰富的法官作为结对对象联系人,以走访帮教、学习辅导、情感交流为主要内容,帮助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促进服刑在教人员安心改造。因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面临许多具体问题,如家庭破裂、监护人缺失、经济贫困、生存和学业困难、自我封闭、行为道德失范、社会的歧视和不法侵害等等。这些孩子中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暴力倾向、问题学生和流浪儿童偏多、失学率和犯罪率偏高等一系列问题,若不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很容易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隐患。市法院希望通过扎实开展“青果援”行动,对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进行及时正确的有益引导,使“青果援”行动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和民心工程。 结对帮扶助成长,真情感化意正融 2010年7月15日,井冈山法院部分共青团员来到下七乡服刑在教人员李某的家中,对其未成年子女进行帮扶慰问,并送去了营养品和书包等学习用品。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井冈山法院团支部根据上级团组织关于对服刑人员子女进行结对关爱帮扶的“青果援”计划而组织实施的。家住该市下七乡光明村的李某因犯盗窃罪而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近期才服刑完毕,现外出务工,家中两个女儿,大女儿16岁,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外出打工,小女儿7岁,尚未上学,条件非常艰苦。得知以上情况后,该院团支部全体团员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纷纷表示应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关心帮助服刑人员子女更好的健康成长。团员们来到李某的家中,关切地询问了他家的家庭生活情况,仔细倾听家中的困难情况并鼓励李某的小女儿要坚定生活信心,好好学习,就此法院团支部即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日后有生活及学习方面的困难会积极帮助解决。最后,大家对李某的母亲说道,团市委有一个针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免费培训的计划,希望你的大女儿可以去参加培训,这不仅减轻了你家的负担,同时也给她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技能的机会和成长平台。李某的母亲及小孩对此表示了感谢,亲切地道出了:“谢谢法院的年轻人,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关爱。” 活动结束后,市法院全体党、团员青年总结到,作为结对对象联系人的法官,将进一步深入到服刑在教人员家庭走访调查,了解结对对象的思想动态和要求,准确摸清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帮扶措施,及时正确引导,成为孩子们的知情人、引路人和保护人,了解他们想什么、做什么、最需要什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学有所成,并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倾听心路故事,分享成长点滴 拓展思路,延展范围,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力度。留守儿童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和关爱,留守儿童犯罪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革命老区,井冈山市也越来越多青壮年农民走进城市打工,而作为司法机关,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一特殊人群身上,针对留守儿童逐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2011年4月2日,井冈山市法院青年党团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一期活动——一对一结对帮扶,结成了7组对子,进行长期沟通、辅导、帮助。 2011年10月8日,12名法院青年党团员,走进井冈山市沟边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二期工作,这是承接帮扶结对留守儿童活动后法院开展的第二次活动,正如法院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ppt上赫然写着的那样,“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一直在路上”。教室里“倾听心路故事、分享成长点滴、关爱留守儿童”的横幅悬挂着,投影仪上法院精心为留守儿童特别制作的音乐画册放映着,录音笔中孩子分享的成长故事和对父母思念的话语流动着,音响里父母带着哭腔的质朴电话录音回旋着。一切似乎都静止了,空气里只有感动的气息,教室里只有泪水无声滑落的声音。此次活动的开展,旨在从心理疏导的角度,为留守儿童搭建一个发泄情感、排解孤独、感恩父母的平台。为了此次活动,市法院做足了功课,精心准备了留守儿童宣传片;联系孩子父母,电话录音给孩子带来惊喜;赠送精美笔和笔记本,让孩子记录未来日子里自己的成长点滴,与父母一同分享;活动现场全程录音录像,将刻录成光盘,寄给发言分享了自己故事的孩子父母;留下了法院此次活动参与人员的联系方式,孩子们以后有任何问题和需要,都可以对口联系。开展此次活动,一方面让孩子感恩父母,表达思念,发泄情感,实现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让孩子树立健康快乐的生活理念,做到快乐留守。 2012年3月7号,井冈山法院13名干警走进睦村乡河桥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让远方妈妈放心”特别活动。在井冈山市法院57名干警中,女干警就有13名。她们是威严的法官,同时也是孩子的母亲。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女干警们用爱心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活动中,女法官们给自己牵手结对的留守儿童送去了书包、文具、图书等用品,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还送去了救助金,让留守儿童感受特殊的“母爱”。孩子们说:“以后一定加倍努力学习,用更好的成绩来报答‘法官妈妈’的关爱。” 2012年5月31日,在井冈山市毛泽东红军学校,井冈山法院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儿童欢乐游戏一起喜迎“六一”儿童节。在颇具革命历史气息的毛泽东红军学校,该院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分组对抗、快乐游戏,参与了吉安市电视台《爱星同学汇》节目的录制,现场孩子们的笑声不绝于耳,加油声震耳欲聋,在游戏间,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收获快乐。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