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用真心去温暖百姓
——河南省博爱县人民法院司法服务群众工作纪实
作者:程贵忠   发布时间:2012-10-19 09:12:05


    河南省博爱县人民法院在开展干警核心价值观活动中,全体干警用法律去服务群众,用真心去温暖百姓,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基础服务工作,和群众亲密接触,多干事、抓落实、打基础,全面推进法律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

    抓好窗口,成为法院一道亮丽风景

    立案和信访接待是法院与群众接触的最重要的两个窗口,怎样擦亮这两扇与外界相连的窗口,博爱县法院教育立案、信访工作人员,只有亲密接触,多干事、少说话,才能让窗口更亮丽。为方便群众到立案庭进行法律咨询,法院抽调业务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站在最前沿,全力应对来自民事、经济、刑事等各方面的咨询,为做到咨询与说理相结合,立案庭针对来访者咨询的与法律相关的纠纷,在完整的提供咨询后,指出来访者应走什么样法律渠道加以解决,应怎样依靠法律手段来消除疑虑。

    今年五一劳动节后上班第一天,立案庭工作人员打扫卫生时,迎来了第一位前来立案的群众。来立案的老大爷住乡下,今年73岁,没有文化,手里提一个装有干粮的塑料袋。他对立案庭的同志说,膝下5个女儿,都已成家。自己现在生活不方便,轮流在3个儿子家吃住,一个月轮换一次。但过年后,大儿子突然不让自己进家门,村里也无法管。问明情况后,立案庭按老大爷的要求代写了诉状,办了立案手续,但到交钱时,老大爷兜里只装有5元钱。立案庭长知道后,向领导汇报,让老人暂缓交纳诉讼费。随后,立案庭的同志怕老人迷路,又用车将老人送回到20多公里外的村里。

    为确保立案、信访接待长期坚持,为群众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博爱法院在实行立案一条龙服务,信访接待首问责任制等规章制度的同时,教育工作人员,严禁干警对来访者“踢皮球”,若哪名来访者直接向领导反映问题,事情处理后,首先追究谁是第一个接访者,落实后将严肃处理。今年以来,博爱法院先后接待86名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65条,回访群众21名,向有关单位通报有关信访信息23条。立案信访工作人员集中到街上宣传4次,发放宣传单2500张。

    抓审判,用公正打消群众对法院的疑

    抓好审判工作是法院整个工作的核心,也是法官立足在人民中间的生命的延续。博爱法院在严格按流程管理审判好各类案件的同时,坚决对审判环节出现的一切干扰因素狠下猛药。

  为使所有案件得到合理公正的判决,法院纪检、监察、审监、政治处等部门强强联合,组成案件审评小组,对所有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跟踪管理,如果每件案件要有一个完美的结果,法官必须秉公执法,来不得任何水分。再审案件、改判案件、发还重审案件等必须经审评小组监督检查,案件主审法官随时接受审评小组的质询。首先是上级法院改判或发还案件,虽说是审判工作中的正常事情,但对照改判的理由及法律条款等,要求审判法官进行深入分析,是认识原因还是法律适用原因,如果是自身原因所致,将受责任的追究。其次是对发还或改判案件进行倒查制,包括对卷宗及审判时间记录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对原、被告双方当事人进行回访,听取意见,如发现法官存在吃请、受收礼品等违纪行为的事件,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在日常审判工作中,博爱法院坚决做到警钟长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在抓好审限监督,干部廉政建设等有关规定的同时,将审判工作同干部的任命考核进行统一考评,设立案件监督平台,法官所审案件中一、二、三类案件及上诉案、改判案、发还重审案,一目了然,并同年终评先争优及干部任用挂勾。一系列有效的审判监督使博爱法院在审判工作在近年来没有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审判质量明显提高。

  抓调解,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博爱法院紧紧抓好司法为民这条主线,将干警的司法资源得以最佳配置和释放,全面参与社会进步和构建合谐社会建设,将纠纷调解在源头。

   中年妇女王某是金城乡马营村人。今年春天,王某骑自行车到县城买蔬菜种子回家时,在一条公路上被邻村一家亲戚20多岁的胡某撞伤,随后住进了医院,花去各项费用2000余元,交警队在处理此事时,经调查取证,胡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在赔偿费用时,胡某一拖再拖,就是不拿出费用。王某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不顾情面,将胡某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各项费用4000余元。法庭开庭前,通知双方调解时,男方如约来到法庭,表示愿意调解,拿出适当的赔偿。然而通知女方时,女方坚决不同调解,并声称法院判多判少都认可,主要是争口气。但第二天,王某来到法庭表示愿意调解的意愿,不想和亲戚把路堵死。可法庭对胡某说时,胡某反而又不愿意调解。针对此案双方的怨气,法庭将双方的老人叫到一起,指出多年的亲戚关系就因这个纠纷而断裂实在是不该,就这样以后不再来往多可惜。两家老人对法官真诚的劝说非常感动,当即表示尽快解决此事。随后,胡某在家人指责和劝导下,和母亲一起买些礼品到王某家看望她,并指出年轻人不懂事,让王某别往心里去。而王某也说将亲戚告上法庭是一种丢人的事,真是一时的糊涂,尽快将此事了断。就这样,两家相约到法庭调解。到了法庭后,两家亲戚话说不尽,感谢法官使两家重归于好。最后,王某看在亲戚面子上,也知道胡某家庭很困难,不好意思地答应只收1000元赔偿。这起案件顺利调解。

    建立大调解格局,以基层法庭为辐射点,构造覆盖全县的民事调解网络。三个基层法庭针对全县农业调解的关键阶段,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全面同各乡村、司法、民调组织建立畅通的联络渠道,制订完善的调解机制,实行电话预约,对涉及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等涉农案件,实行优先审理、优先调解,将农民损害利益降到最低限度。

    今年以来,全县已审理涉农案件160件,有132件被采用各种方式调解,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涉农案件及时审判和调解,为一方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法律保障。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