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村支书的烦心事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之“一线·调判故事” 作者:堑江宣 发布时间:2012-11-15 10:49:50
最近,重庆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的支部书记张家富担上了一件烦心事:村头周大爷一家为争去世儿子遗产的事情闹翻了天。周大爷的儿媳多次到北京、市委上访,惊动了上头,领导发下话来,要赶紧解决纠纷,化解周大爷一家的恩怨。
张家富暗暗叫苦,这周大爷一家可是出了名的“犟拐拐”,周大爷自己年纪大认死理不说,他的儿媳妇和孙女也是泼辣得紧,自己三番两次登门协调,都被她们连骂带轰地赶了出来。 提起这周大爷一家的恩怨纠葛啊,还得从一套房子说起。周大爷的儿子叫周军,儿媳叫黄凤,周军与黄凤生育一女周琳、一子周亿,并在婚姻存续期间共同修建了一栋房屋。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6月,周军因车祸死亡,没多久,黄凤改嫁。周大爷见儿媳妇改嫁了,就将其儿子儿媳修建的房屋里据为已有,不让黄凤及其子女回家居住。岂料其孙女周琳联合其母黄凤与周大爷展开了争房大战,三人互不相让,甚至不惜破口大骂,全然不顾亲情,一闹就是12年。黄凤要将房屋变卖,周大爷不许买主买房,导致黄凤多次上访。为了平息三方怨气,曹回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登门走访,试图从中调解。但由于恩怨长期堆积,几人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寸步不让,多次协调都以失败告终。 张家富正发着愁,抬头见到本县派出法庭周嘉法庭发给自己的便民诉讼联络员的通讯录,一拍脑门儿:“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忙给司法所所长何仁彬打电话,问是否能启动三调联动纠纷调处机制,将周嘉法庭的庭长胡先荣请来,一起调解这桩棘手的案子。 “对呀,他一直是个调解好手,咱们怎么把他给忘了!”何仁彬在电话里说,“是啊是啊,胡庭长懂的法律知识多,他来给当事人讲法,最好不过了!”得到了何仁彬的认可,张家富赶紧打电话将胡庭长请了过来。 放下手上的工作,胡先荣随即驱车来到垫江县曹回镇大会场,曹回镇司法所所长何仁彬、综治办主任杨绍君、村干部张家富等一行人早已等候在此,正满面愁容,围桌而坐。胡先荣的到来,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忙把周大爷、周琳、黄凤等都叫到了曹回镇大会场。 几个当事人一见了面,仿佛像见了仇人一样,哪里还顾得上尊老爱幼,谦恭礼让?当爷爷的骂孙女,做儿媳的骂公公,场面完全乱了套。“这房子是我儿子盖的,我凭什么不能住,你嫁都嫁出去了,还敢来争我儿子的房子!”周大爷气的满面通红,“这是我和周军的夫妻共同财产,我有一份,你凭啥子来占倒起?”黄凤寸步不让,周琳也在一旁搭腔……眼看一家人越吵越凶,胡庭长一帮人赶紧将他们拉开,单独进行调解。 经过一番观察,胡先荣已经心中有数:“看来,解决这个案子的关键是要让他们弄明白法律对遗产分割的规定。”胡先荣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翻出法条,并分别向双方解释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律规定,双方争议的房屋是周军与黄凤婚后所修建,属周军和黄凤所共有,各占一半产权。该争议的房屋在周军死亡后,由周军的父亲周大爷、母亲夏珍、周军的女儿周琳、儿子周亿以及黄凤继承。黄凤占该房屋的60%,周大爷占10%。夏珍占10%,周琳占10%,周亿占10%。”看到法律规定得明明白白,大家也都心服口服,达成的调解协议,并全部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 就这样,系在周家人心头近12年的疙瘩,终于被解开了,周大爷紧紧握住胡庭长的手说:“我一直认为儿媳妇改嫁了就没有资格住这个房子了,看来,还是吃了不懂法的亏啊,多谢胡庭长,要不是你,我们一家人还不知要闹到什么时候呢!”村支书张家富看到这和谐的一幕,心想:“今天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于是咧开他的大嘴,呵呵笑了起来。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