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进法院文化建设 提升法院法官形象
——黑龙江省柴河林区基层法院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柴河 发布时间:2012-11-26 10:30:41
近年来,黑龙江省柴河林区基层法院在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中,准确定位,抓住根本,大力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法院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法院精神文化、道德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司法环境文化等文化建设活动,树立共同理念,培育共有精神,构建干警的精神家园,激发广大法官的责任感和尊荣感,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法院工作和司法事业蓬勃发展。
一、大力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 悬挂在走廊上的学习成果展示板,文化气息浓郁的廉政字画长廊,“学习园地”中干警留下的学习心语,办公室内一幅幅励志格言,一排排整齐的“法官书架”,在线学习研讨交流,这一副副画面,让每一个走进柴河林区基层法院的人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学习调研已在法院蔚然成风。 两年来,法院党组把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法院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以党建带队建,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保证,作为促进干警全面发展、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举措,在全院建立起以院领导带头、党员干警示范的学习引导机制、分类分岗位学习培训机制、学习效果与晋职晋级挂钩的考核评价机制和保障学习全员化、常态化、长期化的学习保障机制。为便于操作和实施,院党组将四项机制分解为“12345”工作指标,即每周集中学习1次,每月举办2期法官讲堂,每季度以小组为单位召开3次案例分析会,每年集中考核4次,每年要求干警撰写调研文章、案例分析不少于5篇。考评小组随时检查、抽查学习情况,定期考核,建立记实簿如实记录考核情况,每季度公布一次考核结果,并把学习考核同政绩评价、评奖晋级结合起来,激励干警主动学习、职业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情和能动性。“工作再忙也要学习,时间再紧也要学习”,学习已成为全院干警的一种职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追求。在学习中,干警的政治素养得到提高,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司法技能得到增强,并在学习中找到了推动本职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找到了解决复杂疑难案件的突破口和应对之策,法院队伍整体知识技能水平显著提高。在2010年、2012年全区法院系统目标管理考评工作中,法院整体工作连续两年排名前三位,被省林区中院授予“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其中调研工作成绩突出,每年干警撰写的调研宣传文章均在国家级、省级、地区级报刊杂志上发表100余篇,并且还出版了法院调研论文集发至院领导及各庭室,作为资料指导审判工作和宣传之用。在全院已形成了“崇尚学习、勤于调研、人人思进、各个争先”的浓厚氛围。 二、大力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共有的精神家园。 法院精神是法院群体的共同价值理念、司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柴河法院在认真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牢牢抓住司法核心价值观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在全院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提炼法院精神,凝聚人心正气——法院精神大家谈”活动,全院干警积极参与,踊跃投稿,积极谏言献策。确定了“明法秉正,厚德为民、博学善思、追求卓越”的柴河林区基层法院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奉法、秉公、上善、致和”八字院训。这十六个字体现了法官恪守职责,严格执法的工作准则,体现法官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体现了法官朝气蓬勃、敢为人先的优良作风;也体现了法官砥砺进取、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她涵盖了柴河林区基层法院、法官必须努力遵循和秉承的准则和价值理念,是我院的精神风貌及灵魂所在,必将促进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在征集院训过程中,使干警在精神上、思想上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集体主义教育和高尚的文化熏陶,在全体干警中树起一面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精神旗帜。 三、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 法官职业道德素质,是法官理想、追求、信念、情操、风格等精神生活的综合反映,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法官职业行为上的外在表现。法官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着法官业务发挥的水平,决定着法官作为人民法院成员的形象,决定着法官服务人民的态度。柴河法院坚持把道德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建设,以司法核心价值观和司法良知教育为主线,深入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以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等方式,加强干警的理想信念教育,紧紧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干警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法官宣誓);瞻仰一次革命旧址;重读一本红色经典书籍;观看一部红色经典影片;举办‘庆七一、颂传统、铸法魂’硬笔书法展,上一堂‘学党史、颂传统、促发展’革命传统教育课,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陶冶了干警情操、坚定了理想信念。院党组从今年起将每年的7月15日即柴河法院建院的那一天确定为“法官宣誓活动日”,在全院开展法官宣誓活动,增强法官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了法官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了法官“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激励干警时刻保持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立足本职、高效履职,司法为民。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教育引导,培育法院志存高远,修身养廉的廉政文化。围绕弘扬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以追求公正、倡导廉洁为主题,组织干警创作了集教育、观赏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多幅书画作品陶冶干警的情操。抓好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落实,不断增强干警遵章守纪的自觉性,着力培养法官的自律素养和道德修养。鼓励干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开展捐资助学、捐款救灾、扶弱帮困、司法便民利民和开展“向患重症干警献爱心捐款”等活动,使干警的政治信仰、法律信仰和司法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行动,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自觉践行司法为民。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开展了向全国法院系统先进人物金桂兰学习和向身边典型——我院助理审判员、档案员、共产党员宋光霞同志学习活动,用先进群体的模范事迹和敬业精神示范、激励干警见贤思齐,奋发进取,敬业奉献。开展了院长与干警“一对一”谈心活动,认真倾听干警心声,诚恳征求干警意见,在院党组与干警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荣辱与共、共谋发展的“同心桥”;开展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法官职业道德知识竞赛。以丰富的活动载体、先进的文化熏陶、正确的理念引导、高尚的精神鼓舞塑造和培养法官厚德崇法、规范文明、积极向上、温暖体恤的品格和形象,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大力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培育符合法官职业要求的行为模式。 法院行为文化建设是法官基于共同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而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为培育符合法官职业要求的行为模式,柴河法院专门制作了法官规范化司法指导手册,将《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和《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基本规范》三个文件编印成册,每名干警人手一本,将“三个文件”的学习贯穿到干警的日常审判、学习、生活当中去,从立案、送达、庭审、调解、接访的各个细节督促法官遵守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自觉养成符合公正、高效、廉洁、文明司法职业特征的行为习惯;加强廉政教育引导,培育法院志存高远,修身养廉的廉政文化。制作廉政图板、开设廉文荐读专栏,宣传廉政文化;组织干警撰写廉政格言、签订廉政承诺、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提升干警防微杜渐、公正司法的意识,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氛围。开展了以恪守职业纪律、防范岗位风险为主题的廉洁司法教育活动。组织全院党员领导干部,从事审判、财务、干部管理等工作的重点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反面典型案例,挖根源,论危害,从中汲取教训,为干警时刻敲响“廉政钟”。全院干警牢固树立自重、自省、自励观念,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恪尽职守、严于律己、依法办案、清正廉洁。培育了干警公正廉洁为民的职业操守和“公正廉明超然矜谨”的行为规范。 五、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树立规范和指引法官言行的标尺。 以司法管理年活动为载体,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审判管理和队伍管理,提升审判工作质效,促进法院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深挖管理潜力,在借鉴先进院的制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修订和完善人事管理、审判管理和行政管理各类规章制度101项、2000余条,并形成了《规范化管理体系汇编》,在全院建立起以治事、管人、理案为核心的审判质效考评、工作绩效考评和决策服务保障三大管理体系,每名干警人手一册,用制度规范和约束法官的言行。法院各级领导带头遵守,带头落实,做到令行禁止,不合规章的不做,合规章的带头去做。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实行惩戒机制,视情节实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罚款和行政处分等惩戒办法,以保证制度的落实。在发挥制度刚性功能的同时,注重管理的人性化设计,把文化基因植入管理之中,健全法官保障机制,落实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干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实现自律与他律,规制与引导的有机融合。柴河法院党组把以人为本落实到从优待警的具体措施上。在政治上关心干警的成长进步,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在工作中加强指导,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及时为干警排忧解难,在待遇上提高福利。制定了《干警出差补助规定》,提高了公出补助额度。同时规定:若干警家中有丧事,院党组成员必须到场,并送去慰问金表示慰问;如果干警的子女上大学,院里也给予一定的补助。人性化的管理,调动了干警的上进心,激发了干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将全院干警的思想和行为融为一体,形成司法工作发展的巨大合力。 六、大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法院文化环境氛围。 柴河法院立足林区实际,打造具有特色的物质文化。一是优化办公、办案条件。雄踞在法院门前的独角兽,高悬的国徽,法院大门上方镌刻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烫金大字,楼体上的“奉法、秉公、上善、致和”八字院训大气蓬勃,充分展现了柴河法院人崇法向上、秉持公正、司法为民的正气豪情。这一切,足以说明柴河林区基层法院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法院文化阵地和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年以来,林业局加大了法院物质文化建设力度,将法院整体搬迁到原一中学生公寓楼,共投资350余万元,改建办公楼面积2083.52平方米,新办公楼增设了接待室、提讯室、荣誉室、视频会议室和干警宿舍,安装了LED显示屏、电子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和安全门禁;为部分干警更换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为广大干警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法院办公环境幽雅,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干警心情舒畅。二是推进办公现代化建设。我院在上级法院和林业局的支持下,建立完成全省法院三级专网,并实现了电子化办公。柴河网站已开通,视频会议系统、远程审判系统、网络平台系统、网络安全系统和专网IP语音电话系统均已安装调试完毕,运行正常。法院已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庭审微机化、审判流程网络化管理,提升了司法管理的科技含量。三是加强了立案文明窗口和服务功能建设。突出加强了立案文明窗口建设和服务功能建设,重点突出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查询咨询、材料收转、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在立案庭分别设立信访接待室和诉前调解室,在立案大厅悬挂诉讼须知、诉讼费收取标准、风险提示、案件审理流程等相关内容的提示板,安装饮水机,设立报刊角,摆放便民椅、便民桌,提供书写用具。完善了立案、信访、文明接待、服务承诺制度、投诉举报制度,同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要求法官们对待当事人要热情相迎、热水相敬、热语相劝,做到“以礼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营造规范、文明、和谐的司法环境。 柴河法院在文化建设方面虽然做了一些积极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按照上级法院的要求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未建立专门的图书室(阅览室)和文体场所。文化建设还有待向更深层次拓展等等,这些都有待今后改进和克服。抚今追昔、任重道远,柴河林区基层法院肩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将在局党委、林业局和上级法院的正确领导、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当代法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创新、发展法院文化建设为引领,持续推进法院文化建设,为推动森工林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
力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