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要闻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
作者:詹菊生   发布时间:2012-11-28 10:23:11


    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是历史新起点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到的“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推进公正司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强化司法基本保障”等六个“司法”层面的“关键词”。十八大报告中的这些关键词,突显了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的历史新起点新征程上“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自觉自信“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的十八大又一次把发展中的中国领航到新起点。报告中这些有关司法的关键词,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远景大计对宏观的法治建设、对人民法院的具体工作提出新责任、新要求、新任务,也是党和人民对人民法院严格规范司法、公正公信司法、强化审判管理、深化改革司法工作机制、保障人权民生提出的新希望、新任务和新期待。人民法院做学习、宣传、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模范,就必须以牢记使命的忠诚、以不负重托的抱负、以认真履职的警醒,牢牢抓住这六个司法方面的关键词,深刻解读和实践这些关键词。落实好这些关键词,是人民法院在新起点上对党、对民族、对人民的一份沉沉的新责任。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的司法权的国家司法审判机关,义不容辞必须按照这些关键词,站在历史新高度谋划好人民司法事业、人民法院的发展,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卓有成效地做好审判工作。

  六个关键词涵盖了中国特色司法制度和司法规律。司法公信力,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信任程度。公正司法,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三个五年改革纲要进展顺利,虽然取得了司法行为更加规范、职权配置更加优化、监督制约机制更加健全和司法为民机制更加完善辉煌成果,但是,“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就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公平享有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司法公开是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强化司法监督、提高司法公信、树立司法权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途径。司法公信建设,就是要求人民法院以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为基本要求,办出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群众信服的公平案、公正案,向社会提供正确和权威的法律指引。司法保障,直接关乎人民法院及时化解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矛盾纠纷的能力,直接影响人民法院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只有把握好关键词,才能推动司法事业和人民法院科学发展。

  践行宗旨,司法为民,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纲领,努力在司法领域实现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民法院当做的关键之事。人民法院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依法保障民生,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在司法实践中以“法治”、“小康”为目标,做到“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履行司法职责和能动运用司法手段,“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人民法院落实践行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为民司法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政之中,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方方面面和全部过程,要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重点放到保障与促进民生上来,通过公正高效的审判工作,关注和改善民生福祉、维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诚如是,人民法院才能成为学习、宣传、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模范,成为践行“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模范,成为新起点上国家厉行法治的生力军。

  人民法院当做的关键之事,就是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站在“法治保障”的新高度,严格依法履行人民法院的神圣职责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做好关键事,千头万绪、九九归一就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司法保障”,而且这种保障应该是具体的、可见的、可感的。

  首先是社会公平体系建设的坚强保障。十八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法院为社会公平体系建设提供保障,不但要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眼,更要从司法职能和司法能动入手,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新起点社会建设方面具有“普世价值”的“三个公平”的制度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社会正义”、“和谐发展”、“民生第一”的社会公平与社会文明,使实现社会公平的希望成为人民群众享受社会公平的幸福。

  第二是民生切身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依法保障民生,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依法、公正、高效、妥善审理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是人民法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切入点和落足点。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推进和实施,人们对权利、物质、精神、文化方面的多维需求和维权意识都在变化。除了一般的纷争维权之外,涉及教育、医疗、住房、劳动争议、劳动保障、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连,与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与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依,一些新类型案件也必然相继出现。严格、依法审理执行好这些直关民生与发展的案件,是人民法院当为的关键之事。有力地保障人民权益保障民生,

  人民法院就要在坚持群众路线、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司法效率、司法救助、解决执行难立案难、便民新举措新作为等多方面狠下工夫,运用规范的司法程序和公正公信司法裁判来体现法律的权威与尊严,规范、调控、引领、矫正、强制人们的社会行为,运用司法手段实现“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目标。

  第三是法院自身建设的加强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准确判断时势,全面把握机遇,强化自身建设也人民法院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做好的关键事。“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强化司法基本保障”是人民法院加强自身建设的奋斗之路,抓队伍建设、抓审判管理、抓制度建设、深化司法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审判工作绩效考评,都是为实现“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贯彻十八大精神,人民法院加强自身建设的所有新思维、新要求、新举措、新机制,都只有在正确判断时势中才能赢得主动,都只有在全面把握机遇中才能赢得优势,也更要在维护公平正义,提升司法公信的司法实践中才能赢得未来。“打铁还需自身硬”,锤炼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队伍,建立一套厉行公正公信的过硬的司法工作机制,凝成一股过硬的高压无阻的机制执行力,人民法院的自身建设就一定能化作“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的强劲推动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住关键词,做好关键事,人民法院就一定有信心、有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也一定能够在提供公正高效良好的司法服务中让人民群众“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就一定有新高度和取得新成就。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力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