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律实务> 以案说法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为卖淫人员提供场所并提抽成的行为构成何罪
作者:章玉娟   发布时间:2013-08-23 13:15:02


    【案情】

    谢某开了一家按摩店,生意一直不是很好。后来在跟客人交谈中,谢某发现客人希望自己店里提供一些“配套服务” ——卖淫小姐,于是想着怎么来增加自己店里的“配套服务”。经过打听,谢某结识了几个愿意从事卖淫活动的年轻女性张某、李某和王某3人,并与三人达成协议:按摩店提供包间和食宿,让张某等三人从事卖淫活动,而谢某则从中抽成。2013年3月至5月期间,谢某店里接待嫖娼客人一百人次,不久后案发。

    【分歧】

    对于本案谢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实践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谢某的行为构成组织卖淫罪。本案中,谢某找来张某等三人并提供场所和食宿的行为属于招募行为,且为张某等三人提供分配客人,从张某三人卖淫所得提取抽成,具有一定的管理性和组织性,符合组织卖淫罪的构成特征。

    第二种意见认为,谢某的行为构成容留卖淫罪。容留卖淫罪是指为卖淫人员提供卖淫场所的行为。本案中,谢某客观上是提取了抽成,但其主要作用是为张某等三人提供卖淫场所,并未对该三人进行管理、控制,因此,谢某的行为只构成容留卖淫罪。

    【评析】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即谢某构成容留卖淫罪,而非组织卖淫罪。

    第一、我国《刑法》第358条规定,组织卖淫罪,是指以招募、雇佣、强迫、引诱、容留等手段,控制他人从事卖淫活动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性手段,行为人实施了组织、策划、指挥他人卖淫的行为,这几个行为只要具备其一即可认定为犯该罪;二是附带性手段,主要是招募、雇佣、强迫、引诱、容留等,这些手段的有无不影响定罪。由此可知,组织卖淫罪强调的是行为人对整个卖淫经营的操纵和控制。本案中,谢某的目的是多赚点钱,于是找来几个小姐增加生意,但是对于这些小姐如何接生意,生意成败与否谢某不管,只从做成生意的小姐那里抽成,其目的只在于抽成,不在于控制。另外,谢某为张某等人提供场所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们行方便,也好让自己多赚点钱。因此,谢某的行为缺乏明显的组织性,不构成组织卖淫罪。

    第二、根据我国《刑法》第359条规定,容留卖淫罪,是指利用金钱、物质等手段诱使他人卖淫,为他人卖淫提供场所,以及在卖淫者和嫖客之间牵线搭桥的行为。本案中,谢某为张某等三人及嫖客之间起到了很明显的“牵线搭桥”的作用。谢某先是了解到,自己店里的客人有“配套服务”需要,然后又找来张某等三人在店里,为由需要的客人提供“配套服务”,自己则从中赚取抽成。由于谢某和张某等三人达成的协议中没有提到必须服从谢某的安排,接受谢某的管理等条件,而只是谈到了容留和抽成,缺乏组织性,因此只能认定其构成容留卖淫罪。

    第三、组织卖淫罪和容留卖淫罪中可能同时存在“容留”卖淫人员从事卖淫活动的行为,但同一个行为在两罪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截然不同的。首先,在组织卖淫罪中,其主导作用的是组织、策划、指挥等具有控制和管理性质的行为,而容留只是在控制管理之下的一种具体形式,可有可无。其次,在容留卖淫罪中,容留是行为人获取卖淫人员卖淫所得一部分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容留行为,则卖淫女不受行为人控制,行为人也得不到任何经济利益。本案中,若谢某不容留张某等三人在按摩店里从事卖淫活动,则没有任何条件从三人卖淫所得中提取抽成。

    综上可知,对谢某容留张某等三人在其按摩店从事卖淫活动的行为,由于其缺乏控制性和管理性,应定容留卖淫罪为宜。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张红霞

分享到:分享数: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