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舌尖上的中国》:美味后面更应是安全
作者:张智全 发布时间:2014-04-25 14:43:16
日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美味诱人。与第一季不同的是,第二季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不仅让舌头感动,也让情感感动。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与纪录片中纯天然、原生态的诸多美食镜头相比,公众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中,却不得不面对食品安全不容乐观的现状:屡屡发生的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病死猪肉”、“假羊肉”等食品安全事件,无不猛烈冲击着“舌尖安全”的根基,不仅严重威胁了公众的生命健康,而且还造成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的丧失。如何让“舌尖上的中国”既味美又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受暴利诱惑,不法商家道德沦丧,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肆意造假,致使危害“舌尖安全”的假冒伪劣食品大肆蔓延。重症需下猛药,乱世需用重典。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的形势下,保障食品安全,司法当果断亮剑。 法律是社会的纠偏器,除恶务尽,确保“舌尖安全”,乃司法机关职责所系。刑法修正案(八)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力度,将食品安全犯罪的最低刑罚由“拘役”变为有期徒刑,最高刑罚变为可以判处死刑。“两高”《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提出了相关罪名的司法认定标准,统一了新型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意见,体现了从严惩治的鲜明特点。完善的法律,为依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扫除了法律障碍。司法机关当重拳出击,激浊扬清,确保公众的“舌尖”能够真正吃上“放心食品”。 舌尖上的中国,美味后面更应是安全。公众在一饱《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食品美味眼福之余,更期待饱览“舌尖上安全”的视觉盛宴。 责任编辑:
李雨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