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柞水法院: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作者:张春民   发布时间:2011-10-18 14:33:56


    陕西省柞水县人民法院通过开展走红路心得交流、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一村一法官等活动,全体干警对照活动要求,努力发现自己、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极大地增强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认同,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和不同工作需要,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强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践认同,活动开展扎实,取得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

    一、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改革和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有“群众路线是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精辟论述以及“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经典语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国内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科学论断。2002年底,担任党的总书记不久的胡锦涛同志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来到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在讲话中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同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柞水法院通过开展学习走红路心得体会、群众观点大讨论、参观革命老区缅怀先烈等活动,深刻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心连心,和谐司法。

    二、从毛泽东的“人民万岁”到胡锦涛的“把群众当亲人”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深情地大声呼喊:“人民万岁!”与游行群众高喊的“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遥相互应,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激动人心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此情此景,亘古未有。“人民万岁”这四个大字,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饱含着毛泽东浓浓的人民情怀,尽管已经过去了62年了,但每每想起,都会让人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把群众当亲人”,是老一代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是凝固的历史音符,也是共产党人的必然选择。

    从毛泽东的“人民万岁”到胡锦涛的“把群众当亲人”,有一根彩线紧紧相连,在时光不息的流逝中,越发闪烁出熠熠耀人的光彩。这根彩线就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

    柞水法院要求全体干警始终要保持“人民万岁”这种赤子之情,始终要有“把群众当亲人”这种公仆之责,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解民之忧,排民之难,谋民之利。

    三、柞水法院坚持群众观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柞水法院全体干警牢记历史所揭示的经验和教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把群众当亲人,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做好各项本职工作。

    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依靠群众。柞水法院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集中开展“走红路”教育,要求干警要心系群众,热情欢迎和接待群众,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求欢迎群众要积极不能懈怠更不能以有其他工作为由推脱群众,精神状态要好,不要给群众留下不好印象;要求接待群众要热情,解决群众问题要见效快,不得有作风散漫问题;要求不得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得违背群众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把群众当亲人。柞水法院全体干警通过开展一村一法官、巡回法庭、假日法庭、农忙法庭、夜间法庭、送法下乡下村下组下户、发放便民联系卡等活动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人民群众掏心窝子说话,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真真切切倾听民声,访民意,服务人民群众。

    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柞水法院通过“五进”活动和“下基层、访民意、听民声”等活动,使全体干警强化了为民司法意识和群众意识,干警们操着群众语言,带着感情和群众打交道,进行心连心的交流沟通,取得了群众对法律和法官的信任;在和群众交流和办案的同时法院干警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群众,平等待人,取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座谈,了解社情民意,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司法决策及司法裁判中充分考量社情民意,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作为法院确立工作思路的依据,制定司法政策的依据,谋划司法改革的依据。

    创新工作方法。柞水法院摒弃墨守陈规思想,紧扣时代脉搏,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立足审判服务群众,在立案环节注重发挥“窗口”作用,坚持“两便原则”,热情接待群众,及时受理案件,耐心细致地做好法律释明工作,适时调处简单纠纷,增加法院的亲和力。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张挂信访举报工作宣传栏,告知信访受理范围、办理流程、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举报方式等。畅通涉弱群体诉讼绿色通道,对涉及残疾人、老年人、低保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案件,即收即立,优先排期,快审快执;对追索扶养费、抚育费、赡养费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赔偿、工伤赔偿等案件,建立执行档案,方便执行。帮助群众解惑释疑,设立群众工作室,注意倾听群众的诉求,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搞好法律咨询,认真核实核查相关问题,实事求是地作出处理。

    接受群众广泛监督。柞水法院积极建设开放型法院,拓宽接受群众监督的渠道,通过设置民意举报邮箱,利用一年一度的人代会、聘任人民陪审员、发放问卷征求意见和开展巡回审判、回访当事人等方式方法,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调查研究并加以改进,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建立健全坚持群众观点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持法院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柞水法院积极建立深入群众的机制,把深入基层向群众访贫问苦的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把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作为落脚点,在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上形成制度;积极建立组织群众的机制。积极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积极建立服务群众的机制。要在建立健全亲民便民的服务机制上下功夫,以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切入点,切实做到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要认真转变工作作风,逐步建立和完善结对帮扶制度。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柞水法院坚持群众观点,把群众当亲人,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为和谐社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