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把法律交给群众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法院服务基层侧记 作者:刘英敏 发布时间:2011-11-16 10:16:17
最大限度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追求法院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大化,助推“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近期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法院多管齐下,把法律交给群众,从院长到普通法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遍访基层听民声 从10月上旬开始,区法院由院领导带队,深入11个乡镇街道走访座谈,院长郭泽庆全程参加,并主持了每一场座谈会。访民情听民意,恳切征求意见和建议,促进沟通、协作,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座谈会上,通报区法院基本情况和近期开展的各项工作后,受访者纷纷发言,有反映个案的审理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有要求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农村干群普遍关心土地补偿款分配、社会抚养费征收、村民自治以及各种山林权属和土地纠纷,城区干群主要关注物业、医患、家庭、邻里等矛盾纠纷的审理和化解。郭泽庆一一给予解释或答复,并做好记录,同时,发放整套诉讼指南宣传手册。 走访结束后,区法院召开专题院务会,巩固走访成效。通过走访,干警们在精神上受到一次大洗礼,切身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在“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理念上有了非常真切的感性认识。干警们普遍认识到机械执法的片面性,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意义重大,审判执行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巨大。 “很多农村群众对八、九十年代法庭的老法官记忆犹新,而我们现在通讯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沟通却少了;交通工具快捷了,与群众的接触却少了。我感到很惭愧,我要学习前辈们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做法。”这位法官的一番话代表了全院干警的心声。 热点案件巡回审 11月7日,区法院巡回法庭在香榭丽都小区审理小区物业与业主任某的物业纠纷,巡回审理点里挤满了来旁听的业主。两个半小时的庭审,让原、被告都把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倒”了个痛快。在主审法官一番分析说理后,双方都同意接受法院主持的调解,旁听者也连连点头。 对于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区法院要求每个业务部门建立一个法律服务联系点,每年最少为基层群众开展2次法律服务活动。每个审判庭每年至少选择1件群众普遍关注或对社会有广泛影响和教育意义的案件,把巡回法庭开到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巡回审理、就地开庭,“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让司法更加便民。 普法宣传解疑惑 每到周六,吉州市民便能在文山步行街看到区法院干警,有些群众早早在此等候,向干警咨询法律问题。 9月中旬以来,区法院启动了为期4个月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宣传、发放资料、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让群众“解渴”。4块宣传展板和系列诉讼服务指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让群众深入了解法院工作,又能引导群众知法、用法、守法。 该院与吉州移动合作,每月为吉州区的移动手机用户发送3条法律服务短信,提示法律风险,告知法律小常识;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案件、重大刑事案件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的生效裁判文书在吉州法院网上展示;编制一套诉讼便民服务资料免费发放,内容包括怎样写诉状、交证据、法官怎样办案、怎样上诉、怎样申请强制执行、诉讼风险提示等,将法院诉讼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在群众面前。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