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小窗口里的“好、快、省”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法院立案调解工作纪实
作者:高胜敏 易晓杨   发布时间:2012-05-18 10:00:53


    9平方米的办公室,仅有的两名调解法官,一台老式的打印机,如此简陋的工作条件会有怎样的作为?年均调解案件182件,平均结案时间1.8天,协议自动履行率超过93%,这就是袁州区法院立案调解窗口交出的优秀答卷。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立案调解工作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优化调解方法和办案模式,使立案调解工作成为便民、利民、惠民的有效纠纷解决途径,奏响了一曲司法为民的和谐乐章。

    全方位人性化 讲求案结事了

    “这个案子充分体现了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理念。法官的工作很扎实、很人性。”这是袁州区某乡镇党委书记在立案调解窗口“三调联动”现场的评价。

    2010年11月14日下午,张某驾驶挖机铲煤时不慎碰落大石,将站立一旁的司机谭某胸椎砸断,谭某当场昏死。送至医院后,谭某伤势几次反复,医院一度下发病危通知书。在医生的竭力抢救下,谭某的伤情最终稳定下来,但又遭遇一个新的严峻问题:仅仅几天时间,谭某的医疗费就将近十万,后续治疗每天都需要上千元以的费用,而谭某家庭困难,仅靠种田维持生计,为支付巨额医疗费用已是举债累累。谭某家人多次找张某协商赔偿事宜,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一怒之下便将谭某的挖机扣留并准备变卖,双方为此产生争执并互不相让。谭某家人多次聚众到镇政府上访,并扬言要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流血冲突一触即发。

    案件受理后,调解窗口法官立即将情况向院领导汇报,适时启动了“三调联动”机制。一方面,法官及时与镇政府沟通和联系,争取到困难救助款二万元作为医疗费用,缓解了燃眉之急,控制住双方情绪。另一方面,调解法官积极邀请当地政府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安监局等职能部门调停,并召集被告张某村组干部及家属到场,对张某进行耐心劝解和教育。法官还特意带张某到谭某所在的病房探望伤情,让张某亲身感受谭某的痛苦和无助,唤醒被告的同情心。历经四次调解和磋商,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赔偿协议,一场可能引发的流血冲突化为无形,案件处理结果得到各方一致好评。

    这只是袁州法院立案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自调解窗口设立以来,该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宗旨和案结事了目标,按照“繁简分流全程调解”的要求,创新办案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起“以立案庭为主体,以法庭为补充,以司法协理工作联系点为依托”的立案调解网络,根据需要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的基层组织、相应的行业协会及鉴定机构参与调解,并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进行无缝对接,实现了纠纷矛盾化解的全方位调解模式,极大延伸了立案调解的深度和广度。

    与此同时,立案调解法官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因案制宜、因人制宜,不断开拓立案调解工作新思路,将合情、合理与合法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立案调解工作。办案实践中,调解法官灵活运用温情化解法、利弊引导法、亲情参与调解法等“调解七法则”,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巧妙化解当事人心结,协议自动履行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定纷止争。

    一站式跟踪制 缩短办案时间

    “简单纠纷当天结案,复杂案件三天内调结,调解不成的案件在一个工作日内移送至业务庭室办理。”这是立案调解窗口对自身工作的严格要求,也是对所有当事人的郑重承诺。

    2011年4月2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邹律师就一起买卖合同货款纠纷前来袁州区法院起诉,办理完立案手续正准备返回石家庄,却被立案调解窗口的法官叫回。原来考虑到原告系河北公司,路途遥远、来往不便,立案调解窗口决定立即对该案进行庭前调解。在司法协理工作联系点的帮助下,调解法官很快找来了被告,但被告以货物质量为由搪塞敷衍,又不拿出相关证据。法官耐心细致地给被告释法析理,并从企业诚信经营的角度劝说,经过两个小时的磋商,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也爽快的兑现了货款。邹律师拿到调解书后感叹:“原本以为这个案子要搞几个月,没想到两个小时就调解了。很多发达地区法院都无法实现的办案速度,山区小法院竟然做到了,立案调解窗口的办事效率确实让人佩服。”

    多年来,袁州法院立案调解窗口始终坚持“便利诉讼、快审快结”的理念,对符合立案调解条件的纠纷案件,经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及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后当庭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做到立案、分案、送达、调解一站式服务,极大地缩短了诉讼时间。对于分期兑现的调解协议,由承办法官设立“跟踪日记”,督促当事人按时足额履行。该院还针对特定案件拟定相应的调解策略,大力推行假日调解、网上调解、电话调解、预约调解,上门调解等服务,并研制出调解案件自动化操作系统,在电脑上预制各类案件的调解笔录、调解书、送达回证的模块,制作调解书最多不超过20分钟。2009年以来,立案调解窗口平均结案时间仅为1.8天,最多一个工作日结案7件,实现了纠纷矛盾解决的高效率。

    多便民广惠民 减轻群众诉累

    立案调解的特点就是高效、快速化解矛盾,为当事人提供解决纠纷的绿色通道,减轻当事人诉累。为此,袁州法院立案调解窗口在调处案件时,认真落实各项司法便民、惠民措施,不让当事人多跑一趟冤枉路、多花一分冤枉钱。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以及农民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拥军优属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做到优先立案,快速调解,及时结案。同时,依法予以减、缓、免诉讼费,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司法救助,使弱者能真正打得起官司,享受到法律的关怀。

    2011年8月的一天,炎炎烈日酷暑难耐,立案调解窗口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年过八旬的李老太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来到立案大厅,衣裳已经全被汗水浸透,原来她要状告自己的儿子郭某支付抚养费。法官了解情况后,当即免除了诉讼费用,并决定启动绿色通道为老人“特事特办”。在与当地基层组织取得联系后,法官顶着烈日驱车50多公里来到被告所在的村委会进行调解。了解到案件的症结在于被告对李老太“偏爱”自己的弟弟,调解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家庭和睦、伦理道德等方面耐心劝服被告,村委会干部也纷纷从旁劝解,最终被告郭某与生母李老太化解了心结,当场达成了调解协议,并预先支付了三个月的赡养费。临走时李老太拉着调解法官的手,激动地说道:“没花一分钱,你们却为我拿来了活命钱,真是比我亲生儿子还贴心啊!”

    自2009年以来,袁州法院立案调解窗口共调处案件546件,减免诉讼费43万余元,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220多人次,充分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与和熙。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