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基层 接地气 洒法雨 解民忧
——容县人民法院百名法官下乡入村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纪实 作者:梁玉婷 发布时间:2012-05-28 15:56:55
2012年,广西容县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创建“五示范一名城”、开展“三个年”活动和上级法院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号召,结合“万名干部进农家”春季大行动、“转方式、强服务、当先锋”、等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下乡入村,深入基层集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民排忧解难。 法官进农家、助春耕、送“法律大餐” “法院领导到村里送化肥了!”阳春三月,容县县底镇康塘村、龙山村、泗关村村委会外热闹非凡,村民奔走相告,这是容县法院党组开展“七送”惠农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惠农精神,容县法院结合“万名干部进农家”春季惠农大行动,组织全院干警抓住春耕时令,给群众送信息、送农技、送化肥,支持农民群众开展春耕生产,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具体指导,帮助群众搞好春耕春种等农业生产活动,并参加春耕生产劳动。3月-4月,在容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和其他党组成员带领下,法官们两次前往容县县底镇康塘村、龙山村、泗关村,结对帮扶助春耕,把百余包化肥送到农民手中,解决这两村部分贫困户购买化肥的问题。同时,还给他们发送了法制宣传资料,告诉他们有困难、有纠纷找法官,人民法官将竭尽全力为民服务。 访贫问苦 法官群众一家亲 “李嫂,开开门?法院的同志来跟你们交朋友来啦!”……为帮助贫困村民、困难党员早日脱贫,帮助五保户、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容县法院积极响应玉林市政府“联系贫困户5321工程”的号召,以困难户、信访户、老党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为主要对象,深入辖区各个乡、村与农民“攀亲结对”。4月中旬,在村干部的指引下,容县人民法院党组带领部分干警奔赴挂钩村县底镇泗关村开展面对面访贫问苦活动,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所急所求,帮助他们解决吃、穿、住、生产所需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的难题,鼓励他们从扶贫向致富转变。此外,院党组一行还到了该村的致富能手何国兴刨板厂实地走访,给他们带去最新的惠民政策,并表示如果有什么难题,法院将力所能及地帮助他解决,也希望他能带动其他村民共同致富。 “三进三同三问” 法官进农家暖民心 “家里有几口人,每个人在干什么?”“有几亩地,都种什么庄稼?”“养了牲畜没?粮食够吃吗?”…… 这是容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曾祥云深入容县县底镇泗关村开展“下基层、转作风、察民情、解难题、促发展” 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中与群众话家常的一个场景。 在院领导的带动下,4月中下旬,容县法院近100名干警纷纷走出办公室,集中走访联系对象76余户,结合当前的重点工作、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带课题、自带行李、自带伙食,开展进基层、进村屯、进农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三进三同三问”活动,把工作做在农家的餐桌上,田间地头里,零距离接近群众,面对面接待群众,增进与群众的联系,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有困难找法官 法官为你排忧解难 “我们是法院的同志,这是法制宣传单,有纠纷,找法官,法官为你排忧解难……”容县法院的法官们积极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下乡送达文书时,不忘随身携带《法制宣传单》,所到之处,除了送达文书,还向周围的群众派发宣传单,告诉他们哪一类型的刑事自诉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通过其他途径没法解决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应该走怎样的程序?诉讼会遇到怎样的风险等等。引导群众正确行使诉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爱青少年健康 法律大篷车开进乡村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越趋年轻化,而农村青少年由于不懂法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不在少数,针对乡村中小学法制宣传力度相对薄弱的客观实际,容县法院定期或不定期送法下乡进校园,与青少年交流、互动,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告诉他们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的法律有怎样的规定?青少年犯罪对社会有怎样的危害性?怎样防盗防抢等。 5月23日,容县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法官们就驱车前往六王二中,参与该校093班“关爱青春 与法同行”主题班会。“同学向我借钱,我不想借怎么办?”“学生可不可以进去舞厅、游戏机室、网吧?”“当有人故意散布谣言,说我坏话时,怎么办?”……面对同学们的烦恼,法官们像大姐姐、大哥哥般,和他们进行了温馨的心灵对话,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中去,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此外,法官们还在校园中向学生们派发500多份针对保护青少年的《法制传单》,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学生慎重交友、恶习,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忠告学生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多时候违法犯罪离我们并不遥远。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周翔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