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法院> 工作通讯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和谐种子撒满群众的心田
作者:刘建章 陈玲玲   发布时间:2012-08-30 16:30:10


    8月9日上午8时许,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王松领骑着自行车刚进马村区冯营办事处的大院,便被一对小夫妻围了起来,非要王松领收下一兜甜瓜,感谢法官费心调解挽救了他们这个濒临破碎的家。

    这是焦作市马村区法院构建全民大调解格局,组织法官开展“走基层、解民意、稳民心”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年初以来,该院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等中心工作,一方面强化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一方面强化全体干警的群众观点,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全体干警走近群众、了解群众、融入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减少群众纠纷,减少官民矛盾,构建和谐城区、和谐社区、和谐农村。

    走基层深入民间

    马村区法院开展法官走基层活动源于这样一起案例。在马村辖区北庄村,因邻居之间的宅基地纠纷,李某家的门窗被邻居毁坏,李某的狗将邻居咬伤。邻居起诉李某赔偿医药费,李某反诉,之后李某又起诉邻居多占宅基地,要求恢复原状。双方都没有请律师,这样一起相邻纠纷,折腾了3年,才得以判决落定。

    赵玉军和法官们深有感触,如果法官能够理解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综合处理解决这些纠纷,也不至于让几名法官为这一起简单的纠纷审了3年的案子,浪费司法资源,增加群众诉累。

    基于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马村区法院迅速掀起了走基层的热潮。赵玉军深知,单纯的走访活动效果不明显,必须让法官带案下访,带案走基层。该院将巡回审判率的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使法官们深入群众,让百姓感觉到法院办案的公开透明,取信于民,树立法院公信力。

    法官在社区审案,居民已见“怪”不怪,以前,他们不敢不愿近前旁观;现在,他们不时对法官判案评头论足。今年以来,该院有123起案件在民间化解,无一起矛盾再激化。

    学群众融入群众

    法官走基层,最大的障碍还是观念问题,如果仅仅走走形式,不如不去做。该院结合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两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举办升旗仪式、重走革命圣地、重温入党誓词、法官誓词,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不断强化干警的群众观念。同时,该院号召全体法官学习群众语言,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要求法官在走访活动中记民情日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结合本职工作,写出学习心得。该院还随案发放群众工作测评表,让群众对法官工作予以打分,测出群众满意度,作为法官考核的重要依据。

    这一系列举措,催生了一大批“土包子”法官,上至院长下至书记员甚至人民陪审员,学得一口本地方言,耐心听当事人说掏心窝子的话,跟其唠嗑,同时又不露声色地指出当事双方的不妥,然后用折中的办法予以解决,最终将矛盾顺利化解。

    联民众共同维稳

    一个基层法院的力量毕竟有限,很多工作还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该院结合近年来全市法院统一开展的“一校一法官”、“一村一法官”以及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在各街道办事处设立法官值班室的同时,争取区财政支持,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在各办事处都设置了专兼职调解员,这些调解员大多为退休老教师和熟悉风土人情的办事处或者村干部,对于群众工作都有自己拿手的一招,法官则一一与他们结成对子,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做维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7月的一天,青年法官崔广华在安阳城办事处值班过程中,安阳城村村民王某反映,他家的羊被一辆轿车给轧死,轿车车主拒绝赔偿,请求法官主持公道。崔广华由于缺乏经验,他一时对这起纠纷理不清头绪,不知从何下手。崔广华赶忙叫来了退休教师、该办事处“王牌”调解员原九成。原九成听完双方诉说,称了羊的重量,按照市价11元一斤作为价格,钱由轿车车主拿,死羊归轿车车主。双方都认为这样处理比较公道,纠纷随即了结。

    据了解,原九成所在的办事处,今年以来已经成功调解了31起案件,涉及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相邻关系等多种类型的案件,经原九成调解的没有一起矛盾再激化,无一起上访。



责任编辑: 纪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2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