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凋谢在大年三十的花朵
湖北长沙破获一起少年持刀抢劫案 作者:朱红梅 姚军林 发布时间:2004-02-02 10:49:16
1月21日(大年三十),三名年仅15岁的少年手持三把大砍刀,闯进了与湖南省长沙市临湘火车站候车室仅一墙之隔的超市,用刀架在店主的脖子上,卷走了价值3000余元的现金及商品。接报后,长沙铁路警方迅速出击,仅用4天时间即成功侦破了此案,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抢劫案发大年三十 1月21日,大年三十凌晨,与临湘火车站候车室仅一墙之隔的“富贵堂”超市老板姜某夫妇,拉上了卷闸门,准备打烊。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的声音。 “干什么?”“买东西。” 姜某眼前立即浮现了元月7日的抢劫案:凌晨2时许,两名头带面罩的青年手持两把砍刀闯进超市,顶住其脖子,威胁其交出现金650元及香烟2包。因为害怕,加上损失不大,姜某便一直没向公安机关报案。 “今天会不会又是抢劫?” 正当他犹豫不决间,突然从门外闪进来三个青年男子,每人手中抓着一把明晃晃的砍刀。没等姜某回过神来,一把钢刀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这时,一个着红衣夹克的青年将卷闸门拉了下来,另一个头发染成黄白色的矮个子青年开始走进收银台,将装有当日营业款1100余元的塑料袋抓在了手里。接着,又将装有香烟的黑塑料袋提了过来。几分钟后,高个子青年抛下一句“对不起,不好意思”后,扬长而去。 作案目标现身游戏厅 这起特大恶性抢劫案,给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抹上了一层阴影。长沙铁路公安处领导当即成立了“1·21”特大抢劫案专案小组。根据受害人提供的线索,专案组绘出了三名嫌疑人的画像。前后两次抢劫作案系同一团伙所为,三人同操临湘口音,年龄均不超过20岁。随后,侦查员开始在临湘市内、火车站周边的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地进行布控。 1月28日21时,侦查员突然接到群众举报,有3名无业少年近来出手大方,消费反常,并随身带有砍刀,经常在附近活动。经查找,民警在一游戏厅内找到了与嫌疑人体貌特征相符的三少年。经审查,这三人陈江春、李辉、江浩正是“1·21”抢劫案的犯罪嫌疑人,他们除对1月21日结伙抢劫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外,还交代了于1月7日抢劫该超市的情况。 案后采访三少年 据几人交待,三人均为15岁,父母均为临湘市的农民,三人都是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因与家人不和离家出走。2003年9月的一天,三人在游戏机室内相识,马上一拍即合,纠集在一起。三个月内,他们生活的全部就是除了不停地向父母、亲戚要钱,随后上街游荡、遛冰、打游戏。因家庭经济本不宽裕,他们即商议抢钱,于是有了1月7日那次劫案。 正是因为受害人没有向公安机关报案,导致了第二次抢劫案件的发生。据三人交待,1月7日作案后,他们心存忐忑,好几天不敢出现在火车站周围。然而,十多天过去了,却风平浪静。于是助长了几人的嚣张气焰。 归案后,记者采访了几个少年。 记者:“如果抢劫时,店老板反抗,怎么办?” 江浩:“乱刀剁死他。” 记者:“你知道抢劫要担负什么责任吗?” 江浩:“不知道,没想过。父母对我不好,不关心我,有两年没管过我了。现在是他们怕我,我讨厌他们。” 记者:“现在想干什么?” 江浩:“想读书,以前不想读,最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外面玩久了,没意思。” 李辉:“我脾气很暴,喜欢惹事生非,所以父母老用绳子吊起来打我。打完了我就离家出走,十天半月不回家。其实我最想见的就是父母,他们打我是为我好,只是恨铁不成钢啊。我走到今天这一步,是罪有应得。现在我想清楚了,出去以后,一定痛改前非,找一份正当的职业,再不做偷鸡摸狗的事,做个让别人尊重的平凡人。” 三个少年中,陈江春最沉默,也很敏感,除了反复说“感到后悔”外,他又补充,“其实我的这些朋友都不是什么好人,成天只知道在外面鬼混。” 问题少年的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往往不计后果,暴力犯罪、突发性犯罪、集团化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据调查,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逃学和离家出走的比率较高,尤以14至16岁为高峰期。离家出走不仅荒废学业,出走他处后,失去了家庭和亲人的依靠和支持,在生活无着落、无处食宿的困境下,极易铤而走险,陷入犯罪泥潭。 而学校教育功能单一,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简单,单亲、再婚家庭对孩子的关爱不够,家庭贫困,导致孩子早早辍学打工,一些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不顾政府部门的规定容留未成年人,都是导致孩子走上歧路的原因。此外,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等硬性指标,从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等工作,直接导致了许多青少年不学法、不懂法。另外,一些学校对“后进生”特别是一些犯过错误的学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这些学生自尊心受挫,丧失了自信,最终破罐子破摔,从而走向犯罪。 (文中犯罪嫌疑人系化名)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