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韩资超市"喜买得"一夜"蒸发" 众多商户追索货款
作者:石岩 王丽英 发布时间:2009-02-17 09:08:00
2008年年底,位于世贸天阶的大型韩资超市“喜买得”突然关门,老板“失踪”,引发大批供货商和员工讨债讨薪。本网今天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获悉,自2008年10月起,该院已陆续受理涉喜买得超市的保全及诉讼案件27起,执行案件5起,这些案件全部为供货商追讨货款的案件,涉及包括曼克顿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货款总金额56.6万元。
有媒体报道称,据供货商介绍,超市关张前仍人来人往,无任何征兆。该超市似采取韩企惯用的“半夜逃离”手法非正常撤资。据悉,此批案件可能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北京市首批因外资非正常撤离引发的诉讼。 据了解,喜买得超市是韩资企业北京市喜买得商业有限公司在世贸天阶地下一层经营的大型超市,经营面积上千平方米。去年12月25日以后,该超市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封场,其法定代表人金锡奎、韩锡奎、金永子(均为韩国人)目前去向不明。由于担心外资老板携款外逃,30余家供货商曾上访反映问题。 记者注意到,将喜买得超市最早起诉至法院的是北京大地晨光经贸有限公司,去年10月14日,因拖欠货款7万余元,该公司率先来到法院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并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立即提起诉讼。之后,陆续有供货商将喜买得超市起诉至法院,最初的几家企业也分别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据朝阳法院办理保全的法官介绍,法院受理保全申请后,冻结了喜买得超市账户内仅有的12000余元,查封了部分财产。但之后,因无其他财产可供保全,部分供货商只得撤回保全申请。 据了解,最初诉至法院的4家企业共6起案件均已经审结,这6起案件全部在法官的主持下调解结案,喜买得公司在应诉时均表示同意支付款项。最后一起调解的案件在去年12月15日调解。之后,因喜买得未履行法院调解书,其中部分企业又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去年12月23日以后诉至法院的15件案件,因超市“人去楼空”,无法送达而尚无进展。 为此,记者采访了朝阳法院执行二庭负责喜买得案件执行的法官,据胡法官讲,5件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中,有1起是喜买得员工的劳动争议案件,去年12月初立案,其余4件均为供货商追讨货款的案件,分别于1月23日和2月4日立案。案件受理后,法官曾先后到喜买得超市经营场所、人民银行总行等地调查,目前喜买得超市的经营场所内只有部分货架,其库房内只有极少量商品,经到人民银行总行查询显示,喜买得超市共有2个账户,其中1个余额为0,系长期休眠账户,另一账户中有12000余元,已在诉前保全阶段被该院冻结,执行法官正在根据供货商提供的线索着手查找该公司的其他财产。 在涉诉的企业中,大部分为食品供货商,另有一家在卖场内经营通讯产品及配件的联营商。从起诉书中可以看出,自去年5月起,喜买得超市即开始陆续拖欠货款,给部分供货商开具的支票也多为“空头支票”。据了解,受此事件影响的人员预计约有200余户,涉及总金额可能超百万。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