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 案件> 刑事 【浏览字号: 打印预览】【打印 我要纠错
榕城独行大盗落网记
作者:马腾宙 黄允明 林默挺   发布时间:2004-04-19 09:36:23


    他为奔“小康”拜师求“艺”。他深夜从马尾“打的”到福州入室偷盗。他把目标锁定在防范不周的普通民居。他只偷窃客厅钱物而绝不涉足卧室。半年时间里,他作案36次,涉案金额约5万元。正当他为自己的“事业” 兴旺发达,为自己的“深谋远虑”与“严谨”沾沾自喜时,突然发现自己奔“小康”未果,却奔进了牢房。

独行大盗凌晨落网

    4月5日凌晨5时许,郑某与往常一样已经忙碌了3、4个小时,他神出鬼没地拜访了多家民宅,由于“精通业务”,行动谨慎,穿堂入室无人知晓,一夜下来收获颇丰,他不由得暗自高兴,庆幸自己每到一家都没有空手,现在已有3部手机到手,已经心满意足了,准备收手。

    黎明即将来临,为不惊动室主,他熟练地轻轻收拾着地上的千斤顶、割管刀等作案工具准备打道回府,上午美美地睡上一觉,晚上接着再干,心想这样干几年,很快就能脱贫致富了,不由得心中一阵窃喜,他利索地爬上了阳台准备回家,不曾想那佝偻着的身影还是被人发现了。

    这时,福州市温泉派出所琼河社区民警郑礼钊、苏萍带领社区几名保安员与往常一样在辖区内巡逻,当他们巡逻至琼河社区时,发现了该社区123号宿舍4楼阳台防盗网旁有一个黑影在爬动,职业的敏感告诉他们有情况,经过仔细观察,初步判断有窃贼入室盗窃。他们悄悄分工,兵分两路包围过去。一路守在楼梯口,另一路悄无声息地冲上楼实施抓捕,没有心理准备的郑某就这么地落入了法网。这样的落网的方式对郑某来说太简单也太突然了,每次他出来做“生意”时都经过认真踩点、反复考虑、夜出昼归、无人知晓,他自己感到本领不错,不可能刚出“师”就出“事”。民警们当场从其身上缴获千斤顶1把、割管刀2把、撬压工具3件、手机4部。

为逃罪责辩称初犯

    1小时之后,盗窃嫌疑人郑某迅速被移送到鼓楼区刑侦第二责任中队看管起来。林中队长顾不上吃早饭就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开展预审。

    在此前移送的路上,郑某知道这回算栽了,恐怕躲不过这一劫了,但他又觉得半年的“盗龄”也不算短,何况还有师傅的言传声教,只要不承认谁都没办法,他很快地镇静下来,表情也渐渐地恢复了常态。因为第一次被抓难免心虚,但心里已经编好了一套内容,仍盘算如何应付过关,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民警们开始了预审,“凌晨5点你在干什么?盗窃几次?盗得什么东西?如实交代。”一连串的追问,又使他心惊肉跳。沉默片刻,郑某鼓起了勇气,此时他装出很诚实非常害怕的样子,谨慎地一一回答着,始终一口咬定自己是初犯,原想拿点钱物混口饭吃,刚刚准备入室盗窃财物,尚未动手行窃就被巡逻的民警抓获,他流着泪哀求民警给予宽恕。

办案民警智审窃贼

    在预审室里,经验丰富的林队长从收缴的作案工具和郑某装傻充愣的样子,初步判定郑某想蒙混过关,肯定还另有隐情,于是单刀直入地问道:“你身上的4部手机是那来的?”这一问让郑某着实慌了手脚,除了说出其中一部手机是自己的,其它三部手机是谁的便答不上来了,吱唔其词,胡编乱造,漏洞百出。

    为了进一步挫败郑某的心理防线,民警们将已关闭的4部手机开机,放在桌子上。郑某一看这架势,心理直打哆嗦,心想这一下完了,坐在椅子上的身子开始躁动不安,额头渐渐地渗出了汗珠,表情呆滞。这一反常的举动,民警们早已冷冷地看在眼里,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预审室一下子显得十分寂静,仿佛空气骤然凝固,压迫着他透不过气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此时郑某仍抱着侥幸的心理死皮赖脸地苦撑着。

    上午7:40,一部手机响了,一男子打来电话索要手机。民警告诉他,现在他的手机在郑某的身上,你是否认识,目前此人因有盗窃嫌疑正在刑侦中队接受审查。与该部手机失主联系后,林中队长立即带领民警赶往盗窃现场--琼河村某二层民宅。

    经过现场勘察,发现盗贼把失主的厨房铁窗割断,从割开的洞口钻进去,在客房里将房主放在客厅茶几上的手机窃走。就在林队长出警时,剩余的两部手机也相继响起,很快民警们找到了失主,掌握了他们手机被窃的情况。

    在事实而前,郑某无奈地供述了当天凌晨的作案经过。在当天凌晨,郑某先在东水路入室盗窃,而后又连续窜入琼河村盗窃,连续作案4起,盗得诺基亚、小灵通手机等3部。

为脱贫拜师学盗窃

    郑某,30岁、家住贵州正安县某镇小村。由于当地经济落后,为了早日脱贫出人头地,他于2003年初带着妻儿三人到福州打工。原来还十分本份的他凭着自己的聪明伶利、能说会干,在台江某鱼店替人拉鱼,虽工作较为辛苦,但也能维持生计,同时深受店主喜欢,一个月仅几百元的收入也乐得其所。一两个月来,他渐渐熟悉了周围环境和许多人,看到别人每月收入比自己多,不禁心里十分羡慕,同时也感到老天对自己不公,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要做买卖歉大钱。

    2003年10月初的一天,他与一同打工的四川人冯某聊天,不曾想冯某原来是个惯偷,常干些盗窃的勾当,当与冯某谈及如何能多歉钱时,冯某察言观色地说:“替人拉鱼能歉多少钱?没意思,不如去偷,做这样的‘生意’一本万利。”看见郑某没有表示反对,便大胆试探地说:“我们一起干,如有所得一起平分,这样富得快,怎么样?”经不起冯某的一阵游说,他答应了,冯某成了他的“启蒙师傅”,随后开始了他第一桩“买卖”。俩人干了几次后,郑某野心渐渐地大了起来,心想自己比师傅冯某聪明,很多主意还是自己出的,两人干不过瘾,也不潇洒,钱还只分得一半,他开始有意摆脱冯某,认为自己可以出“师”了,只要小心就不会出事,便独自搞起了“单挑”。此后,他连续作案36起。

二轮审讯交代罪行

    郑某的收入明显增多,原本每月只歉几百元度日,现在每月多则可歉4000到5000元人民币,在妻儿面前陡然提高了地位,邻里也对他刮目相看。现在有了点钱,便一身西服潇洒自如,对自己的“生意”更加用心,为了安全,他把家搬到马尾。

    郑某在马尾一落完脚,就开始计划。他把盗窃地点定在鼓楼区和晋安区,作案时间定为下半夜2至4点,采取夜行昼伏以掩人耳目。

    诡计被警方识破后,郑某不得以承认盗窃3部手机,但仍然锤胸顿足发誓自己是初犯,他痛哭流涕地表示一定痛改前非,请求林队长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为了查清此案,彻底了解郑某其人,林队长决定暂停审讯外围调查。

    走出审讯室后,林队长马上要求民警围绕郑某自称的那部手机是自己的展开全面调查。

    4月7日,在掌握了充分证据后,第二轮预审又开始了。

    林队长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家住在那里?”

    郑某:“我流浪街头,晚上睡在街边。”

    “说谎!睡在街边,你的衣服怎么还这么干净?你睡的被子哪里去了?”

    “你说那步手机是你的,充电器在哪里?手机哪里买的,有发票没有?”

    “你说你是初犯,你靠什么生活,你身上的西装是怎么来的?”

    林队长一连串的质问,使郑某乱了阵脚,吱吱唔唔不能自圆其说,他最后的防线被攻破了,终于败下阵来。这回郑某的小聪明派不上用场了,老老实实地交代了其它犯罪事实,据其供述,郑某利用夜深人静时,先后到鼓楼区、晋安区等地入室盗窃36起,涉案金额约 5万余元。

    目前,警方已查证属实23起案件,其它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来源: 光明网-法院频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章程 | 入会申请 | 广告报价 | 法律声明 | 投稿信箱
版权所有©2013 法律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80276号